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然而「臉上的痘痘」卻常常成為他們自信心的破口。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於記者會公布【2025 TARS 青春痘與容貌焦慮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12-35歲的年輕族群,有超過八成以上會因為青春痘而陷入出現焦慮狀況,且有痘痘與痘疤的人相較沒有的人,對自己外貌不滿意的比例高出2倍以上。TARS理事長、醫師邱品齊與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醫師黃毓惠特別呼籲國人應重視皮膚健康教育,青春痘問題應在早期接受治療,避免後續造成容貌焦慮、成為社交中的阻礙。
青春痘是年輕族群「容貌焦慮」主因之一
醫師邱品齊指出,青春痘雖是常見的皮膚病,但因為主要長在「臉部」這個明顯部位,很容易對青少年造成心理壓力。青春期本身就是高度社交互動的時期,臉上的痘痘常會導致同儕間的關注、排擠、霸凌、甚至嚴重的話會與焦慮、憂鬱、自殺念頭有關。【2025 TARS 青春痘與容貌焦慮大調查】結果也顯示,12-17歲的年輕族群約有七成認為,長痘痘的焦慮情緒會影響到自己平時的課業及人際表現。
除了青春痘疾病本身,社群媒體也成為現代青少年容貌焦慮的推手。根據調查結果指出,在12-17歲的年輕族群當中,青春痘患者更容易拿自己的外表與社群媒體上的網紅、明星做比較,使用修圖軟體的比例超出非青春痘患者四倍以上,沒有修圖就不敢上傳社群。有近八成的患者認為自己會因為社群媒體而更在意外表。

青春痘疾病意識抬頭 但觀念仍需加強
醫師邱品齊說,這幾年許多家長開始正視青春痘問題,甚至孩子一出現粉刺、痘痘就積極尋求治療。這是一個好現象。然而,仍有不少人對青春痘照護的知識了解不足,常聽信偏方或錯誤觀念。根據調查結果指出,有痘痘問題的年輕族群,竟只有三成的人知道正確的青春痘治療方法、以及怎麼預防痘疤產生;但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曾使用錯誤的偏方來治療青春痘,顯示治療觀念的加強仍是目前青春痘疾病防治的首要任務。
「早期治療」成共識 首選外用A酸
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年輕族群想改善痘疤問題,六成對於沒有及早治療而感到後悔,卻只有不到5%的人有積極治療青春痘。對此,醫師皮膚科黃毓惠指出,青春痘的治療趨勢已走向多管齊下,目前臨床治療分為外用藥膏(例如A酸、杜鵑花酸、抗生素…等)、外用保養品(例如水楊酸、杏仁酸、A醇…等)、口服藥物(例如抗生素、賀爾蒙製劑與口服A酸)以及醫美/醫療器材四大類。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於2023年發表的【痤瘡臨床治療共識】中,對於不同嚴重程度的痤瘡治療策略,都建議可以使用外用A酸做為第一線用藥。
醫師黃毓惠呼籲:「青春痘應該在粉刺期就開始治療,不要等到發炎或形成囊腫再處理。外用A酸不僅能減少毛囊開口角質堆積,還能抗發炎,對於預防痘痘粉刺很有效。」此外,錯誤延誤治療的案例也屢見不鮮。黃毓惠醫師表示,許多病人直到臉上出現明顯的痘疤與凹陷才就醫,常後悔沒早點處理。
黃氏兄弟公開痘痘心路歷程
在青春痘記者會上,YouTuber人氣組合黃氏兄弟也公開自己過去的「痘痘心路歷程」,希望喚起社會對青春痘背後心理與健康議題的關注。像哲哲曾因大型活動前長青春痘而感到困擾,覺得自己因此在畫面上無法有完美的狀態;而瑋瑋也曾因為找不到有效的抗痘方式,留下難以抹去的痘疤。他們坦言:「我們也曾走過那段路,很能理解大家對青春痘上的困擾」。黃氏兄弟也強調,青春痘以及痘疤是可以被治療與預防的,「我們想讓大家知道,有問題可以求助專業皮膚科醫師,別一個人硬撐。」
📝【更多新聞】👉「這件事」不滿足提高早逝風險26%!心理、生理皆受到影響!
📺【FastTV飛速看】👉734 《醫學大聯盟》
▶️【好推薦】👉倪暄健忘鬧笑話!鯊魚夾夾頭上還狂找!楊昇達火燒心痛改吃雞胸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