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財訊雙週刊
TESCOM吹風機在日本髮廊市場擁有6成市占,原因是數十年來,該公司持續和設計師溝通,優化產品。兩年前,TESCOM被併購後,新公司在優點互補下,正積極拓展市場。
日本最多髮廊設計師使用的吹風機品牌,不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Dyson、夏普、Panasonic等知名大廠,而是TESCOM,市場占有率達到6成。
其實TESCOM已有60年歷史。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1965年楠野幹夫在澀谷區成立了東京電販公司(Tokyo Electric Sales Company),之後在長野縣松本市興建自己的工廠。在那個年代吹髮不易,一般人只能到美容院,用笨重的罩式吹風機罩在頭上來吹乾頭髮。於是TESCOM和美容業者密切交流,聆聽設計師的聲音,1969年開發出專業人士用的手持吹風機,同時也展開了和髮廊合作的淵源。
持續60年 傾聽髮廊心聲
1970年後TESCOM電機公司成立,1978年以Nobby為品牌名稱的吹風機問世,專門對髮廊銷售。但愈來愈多顧客反映,希望不只在髮廊,在自己家裡也能輕鬆使用手持式吹風機;於是該公司在2017年,推出針對一般民眾銷售的品牌Nobby by TESCOM。
日本6成髮廊設計師使用TESCOM產品,第一個原因是功能性強。長年以來,該公司的業務會勤跑髮廊,不斷針對需求改良產品。例如疫情期間,顧客希望縮短在髮廊的時間;設計師為服務更多客人,也想快點吹乾頭髮,有些人還為了爭取時間,像雙槍俠一樣拿兩支吹風機吹髮。
於是TESCOM不斷嘗試加大風力,例如最新款的NIB500B,因為使用專為髮廊開發的多葉片風扇,連頭皮都能快速吹乾,風速比先前的產品提升了27%;同時因為小型的直流無刷馬達取代了直流馬達,重量得以減輕180公克,長度則少14公釐,更加輕巧。這款產品還使用修護離子,提升頭髮的光澤,同時釋放正負離子,抑制靜電產生,以避免傷害髮質。
除此之外,《財訊》雙週刊指出,TESCOM在美容學校階段,就下足工夫。不少美容專門學校會向TESCOM採購吹風機,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候養成使用Nobby的習慣,出社會以後,往往會沿用同一品牌。即使產品故障,也會繼續使用這個牌子更新一代的商品。
TESCOM除了生產吹風機、電棒捲、剪髮器等美容產品之外,1980年代還開始製造烤麵包機,進軍廚房家電市場,之後又增加了電壺、攪拌器等品項,並持續擴大家電領域。目前小家電的產品線已經延伸到腿部按摩器等紓壓產品、除毛球清潔機等生活家電,以及寵物毛髮刷洗套組等寵物用品。
2023年,TESCOM被日本ELECOM公司以96億日圓收購,雙方形成乘數效果。1986年成立的ELECOM,主要業務是開發和銷售個人電腦和數位設備周邊產品,而且包括滑鼠、行動電源、手機殼、有線喇叭等多項產品的日本市場占有率連年拿下第1名。另外監視攝影機、健康照護設備等B2B解決方案也是重點業務。由於相關產品五花八門,銷量大,業務人員又不時到家電量販店等實體商店拜訪,建立深厚關係,通路這一塊可說是該公司的強項。
ELECOM併購 效益加倍
2022年,ELECOM開始進入廚房家電市場,並且把家電部門視為新事業的主題之一,而TESCOM的美容家電等,正是ELECOM缺乏的產品。對TESCOM來說,成本等效率則可以因此提升。以往產品多半透過批發商銷售給量販店,但進入ELECOM旗下後,可以善用ELECOM在通路的影響力,直接和量販店交易。《日經MJ》指出,以往要把新商品配送到約500家門市,需要花30到40天,但現在只要一半的時間,就能上架完畢。
《財訊》雙週刊也發現,同時雙方還能整合物流據點,共用國內外倉庫和國際物流中心,藉此降低成本。技術也能互通,例如TESCOM可能採用ELECOM的技術,開發可充電的整髮捲等特色商品,滿足消費者希望更輕巧、方便攜帶的需求。
ELECOM社長石見浩一在發布2024會計年度(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業績時指出,營業利益135億日圓,連續兩年增加,而下半年度業績成長顯著,原因之一即是TESCOM結構快速改革。他指出,單看TESCOM的業績,則是104.24億日圓,營業利益11億日圓,即使扣除商譽攤銷後,營業利益仍達到7.68億日圓,由此可以看出它併入集團後,對整體業績的貢獻很大。
兩家公司優點互補的情況下,未來消費者在生活中,可望有更多實用的小家電可選擇。…(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743期)
延伸閱讀:
從工地監工到年收破20億元!劉恒昌10年拚出萬豪成績單,飯店賣的是「被照顧的感覺」
從聯發科、高通法說看財報亮點:後手機時代,誰搶得新成長動能?
石破內閣倒數中!日本民意轉向民生 「特拉斯式衝擊」成經濟最大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