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影響 醫療生化產業表現「太委屈」保德信這樣說

  • 發佈時間:2025/08/08 21:00更新時間:2025/08/08 21:00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受政策影響 醫療生化產業表現「太委屈」保德信這樣說
受政策影響 醫療生化產業表現「太委屈」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在美國「最惠國藥價政策」(MFN),以及近期川普向國際製藥巨頭要求降價、或可能採取關稅等手段之下,醫療生化產業近期表現不盡理想,不過,保德信指出,展望醫療產業具有剛性需求、產業成長動能強勁、評價面具吸引力、導入AI之後提升生產力等多項優勢,現在的醫療生化產業「太委屈」,反而是值得介入的好時機。

更多新聞: 中美矽晶上半年營收近400億 創同期第二高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川普於5月時簽署行政命令,內容為有關美國政府擬採取MFN,主張將美國處方藥價格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最低藥價掛鉤,本次對企業有4大要求,包括現有藥品須立即向所有醫療補助患者提供MFN價格、新上市藥品不允許對其他國家提供低於美國的價格等,另外,藥廠若利用貿易政策促使美國價格上升,必須將新增利潤回流美國市場以支持降價。

江宜虔指出,川普前次提出此政策時即遭法院阻擋,現行行政命令仍未獲國會支持,需要經過法規制定與可能的司法審查。整體來說,此一方案實施難度高,主要由於美國醫療體系複雜,藥價制定需多方協商,包括藥廠,中間商,以及醫療保險公司等等,難以取得共識;另一方面,國外藥價透明度不高,要取得參考藥價也有難度。

受政策影響 醫療生化產業表現「太委屈」保德信這樣說


另外,從供應鏈重整角度來看,江宜虔分析,為應對地緣政策風險,部分藥廠確實開始考慮將製造基地回遷或重構全球供應鏈結構,以維持定價彈性與營運韌性,可見到各家藥廠紛紛響應川普美國優先政策,像是AZ藥廠於7月中宣布,2030年前將於美國投資500億美元,以擴大美國的生產和研發能量,成為川普開徵藥品關稅以前,最新一家承諾擴大美國產能的歐洲藥廠。其他歐洲藥廠也競相拉高投資額,瑞士諾華藥廠宣布計劃以230億美元投資美國基礎建設、法國賽諾菲宣布2030年前至少投資200億美元等。

雖然政策遇逆風,但從各項產業數據來看,醫療產業成長性仍居高不下,現在反而提供良好進場布局時點,江宜虔表示,7月底醫療生化產業面對同樣議題,股價再度下跌,亦使得MSCI全球醫療指數自去年11月川普勝選以來已修正近一成,不過醫療產業中長期成長趨勢不變,根據FactSet預估,今年醫療類股的盈餘成長率達12.4%,明顯優於整體美股的9.6%,因此股價下跌應為逢低加碼時機,中長期將有不錯的投資效益。


[[注意:本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本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須留意中國市場特定政治、經濟、市場、股價波動性與稅務規定等投資風險。]]

更多新聞: 噁男闖10年好友住處「乳香嗜家」!要求「喝母乳不成」竟惱羞侵犯產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