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陳崇翰 基隆報導
今年4月,有民眾在基隆的〝大武崙沙灘〞,發現一隻綠蠵龜,遭到漂流木和海洋廢棄物困住,造成脫水及嗆水,左前肢的末梢組織也因此壞死,部分截肢,經過救援團隊積極治療3個月,恢復健康,救援人員還給牠取了一個名字,叫做"〝蛤仔〞,週五野放回大海。
沙灘上,一隻小海龜奮力爬行,一步一步,努力向著岸邊的人群前進。牠朝著人群的方向停留,像是在用微弱的身軀表達謝意,也像是在不捨的做最後道別。接著轉身爬向大海,每一步都透露著對即將回家的期待。仔細看,儘管牠的左前肢部分截肢,但依舊邁出堅定的步伐,每一步都展現出生命的韌性與不放棄的力量。

這隻可愛的綠蠵龜,被取名叫做"蛤仔",今年四月,在基隆大武崙沙灘,被發現牠遭到漂流木和海洋廢棄物的纏繞,熱心民眾立刻通報相關單位,和海巡人員一起解開牠身上的束縛,並讓專業團隊進行救治。蛤仔因為長時間受困,除了脫水、嗆水外,左前肢末端也壞死,甚至有感染的風險。協會專業獸醫團隊與台大動物醫院合作,以保守療法進行清創與密集治療,最終成功控制感染,雖然部分截肢,但也保住了左前肢橈尺骨以上的部分。協會專業獸醫團隊跟台大動物醫院合作,經過3個月的生死搏鬥,終於從死神手中搶回一條堅忍的小生命,至於,為什麼會叫牠"蛤仔",也是有原因。

三個月的生死拉鋸戰,從可能面臨截剖,到搶回前肢。蛤仔終於可以游入波光粼粼的大海,回到屬於自己的溫暖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