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菱傳媒
(菱傳媒/綜合報導)今(美東10日)出刊的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獨家取得的貿易談判文件指出,美政府官員計劃敦促台灣等國增加軍費或擴大軍購規模;美國官員也試圖向亞洲、中東及非洲國家施壓,要求戰略港口及電信和監控網絡「去中化」。
圖、文/菱傳媒
(菱傳媒/綜合報導)今(美東10日)出刊的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獨家取得的貿易談判文件指出,美政府官員計劃敦促台灣等國增加軍費或擴大軍購規模;美國官員也試圖向亞洲、中東及非洲國家施壓,要求戰略港口及電信和監控網絡「去中化」。
《華盛頓郵報》取得的政府內部文件顯示,政府官員計劃敦促台灣、印度及印尼等多個國家增加軍費或購買更多美國軍事裝備。美國官員今年5月對《路透社》表示,預期未來4年對台軍售規模將超過川普1.0紀錄,後者約183億美元(約新台幣5466億元)。
華郵在報導中也指出,川普政府官員早在今年春天就擴大與十多個國家的貿易談判進行討論,其中包括促以色列排除中國公司對關鍵港口的控制權,並堅持要求南韓公開支持部署美軍以遏制中國及北韓。美國也希望南韓將軍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從去年的2.6%提高到3.8%,及增加10億美元以上的經費,以支付駐韓美軍約2萬8500人的年度成本。
華郵指出,一些川普政府官員確實有意利用貿易談判來遏止中國的戰略影響力。美國官員也憂心澳洲達爾文(Darwin)另一個受中國控制的港口,當地駐紮約2500名輪調部署的美國陸戰隊。
達爾文港位在澳洲北部,是北領地州(Northern Territory)首府達爾文市的外港,也是澳洲距亞洲最近的港口,因此成為澳洲對亞洲的重要貿易門戶,也是戰略要地。北領地州政府2015年10月與中國嵐橋集團簽署協議,將達爾文港碼頭及周邊設施租賃給嵐橋集團99年,不斷引起爭議。
如今美國談判代表希望澳洲政府發出「訊號」,表明有意重新審視與嵐橋簽訂的協議。
對於前述報導內容,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言人拒絕置評。美國國務院也不評論據稱洩漏的文件。「不過,我們期待看到關於川普政府如何利用對等貿易談判來造福美國民眾,並為其奮鬥的報導」。
我駐美代表處對於《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尚未回應。但日前賴清德總統在「凱達格蘭論壇」邀請前英國首相強生的演講開幕時,主動談及明年台灣的國防經費將達國內生產毛額(GDP)3%,約8千億,創下史上最高的國防經費。
美國防部政策副部長柯比曾表示,台灣的軍費應該提昇到國內生產毛額(GDP)10%,等於是2兆5千億,而今年台灣的年度總預算不過3兆1千億。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