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吸入劑」造成酒測超標?!醫曝4招避免藥品後「偽陽性」!

  • 發佈時間:2025/08/11 12:32更新時間:2025/08/11 13:02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氣喘吸入劑」造成酒測超標?!醫曝4招避免藥品後「偽陽性」!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新北市中和區10日凌晨發生死亡車禍,吳姓駕駛酒測值達0.19mg/l,但她堅稱自己並未飲酒,是使用氣喘吸入劑造成驗出酒測值,引發社會討論;對此,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部分氣喘吸入劑含有乙醇,確實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酒測偽陽性,但只要間隔10、15分鐘在進行檢測,便幾乎不受影響,另外,醫師黃軒也說明了氣喘噴劑含有酒精的原因與如何自保。

針對為何氣喘吸入劑酒測後會呈現陽性,黃軒說明,這是因為部分的噴劑中會添加少量的乙醇,「因為就是有些吸入劑的製劑中,為了讓藥物更穩定或更容易霧化,會添加少量乙醇作為溶劑或推進劑」,另外,黃軒舉例,某些 MDI(定量噴霧吸入劑) 製劑可能含 1–20 毫克 的「乙醇」,當使用者吸入時,「乙醇」會在口腔、咽喉暫時存在。

黃軒表示,屆時若立刻進行酒精檢測,儀器可能偵測到口腔中殘留的酒精揮發,進而出現結果有「偽陽性」的結果;但黃軒強調,「這種情況通常幾分鐘內就會消失,因為乙醇量極少,進入血液的量幾乎可以忽略」。

黃軒進一步引述臨床與法律案例來進行說明,他指出,國際研究跟法庭案例顯示,「如果在吸入劑使用後 1–2 分鐘內進行酒測,可能出現假陽性;但只要等 15 分鐘 再測,幾乎不會受影響」,黃軒解釋,美國交通安全部(NHTSA)與部分國家警察程序,都建議酒測前至少 15 分鐘不得吸入任何氣霧劑、噴霧、含酒精漱口水。

因此,黃軒建議,「酒測前至少 15 分鐘不得吸入任何氣霧劑、噴霧、含酒精漱口水」,另外,為幫助民眾,避免再次出現「偽陽性」的警經檢測,黃軒提供4點實用建議:

1. 首先,在使用定量噴霧劑後,最好等待10分鐘再開車。
2.也可用清水漱口(減少口腔殘留酒精氣體)。
3. 隨身攜帶藥物標籤或處方證明,以便在必要時向執法人員清楚解釋。
4. 若需要長時間駕駛,可以與醫師討論,更換成不含乙醇配方的藥物。

黃軒補充說明,不是所有的吸入劑都含有酒精,以DPI(乾粉吸入劑)來說,幾乎都不含乙醇,對酒測零影響;而針對MDI(定量噴霧劑),有些使用乙醇作為溶劑或推進劑,短時間內可能讓呼氣測試出現假陽性。

最後,黃軒解釋為何要在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藥物中添加酒精,原因在於在部分藥物中,乙醇的角色是為了「溶解藥物(幫助有效成分均勻分散)」,以及「穩定噴霧劑(防止結塊、堵塞噴頭)」。這些添加的乙醇是基於藥物製作上的考量,並非讓使用者攝取酒精。

📝【更多新聞】👉醫學揭密/人體「斷崖式」老化在「這2年齡」 身心機能快速下滑 !
📺【FastTV飛速看】👉734 《醫學大聯盟》
▶️【好推薦】👉倪暄健忘鬧笑話!鯊魚夾夾頭上還狂找!楊昇達火燒心痛改吃雞胸肉!…

【原文出處】「氣喘吸入劑」造成酒測超標?!醫曝4招避免藥品後「偽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