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美國加州南部一名男子7日向聖地牙哥高等法院提告微軟,指控該公司計劃於10月14日終止對Windows10的常規支援,用戶將無法接收新功能或安全性更新,構成「強迫汰換」並企圖壟斷生成式AI市場。
美國加州南部一名男子7日向聖地牙哥高等法院提告微軟,指控該公司計劃於10月14日終止對Windows10的常規支援,用戶將無法接收新功能或安全性更新,構成「強迫汰換」並企圖壟斷生成式AI市場。
原告勞倫斯‧克萊因(Lawrence Klein)表示,他的兩台筆電均使用Windows10,屆時將失去安全更新與新功能,形同被迫淘汰。Windows11內建微軟生成式AI服務Copilot,需依賴新型神經處理單元(NPU)才能發揮最佳效能,而該硬體多數舊機型不具備。
根據StatCounter統計,全球約43%Windows用戶仍使用Windows10,估計有2.4億台個人電腦因硬體不符規格無法升級Windows11,將面臨資安風險。微軟提供的延長安全更新服務需額外付費,個人用戶每年30美元,企業每台最高第三年達244美元。
克萊因在訴狀中稱,微軟的策略將迫使大量用戶購買新裝置,造成電子廢棄物暴增,並危及未使用微軟產品者的資料安全。他要求法院下令微軟持續免費支援Windows10,直至該版本使用率降至總用戶10%以下。
微軟對此尚未回應。分析師曾警告,此舉可能導致多達2.4億台電腦被淘汰,「如果這些都是折疊起來的筆記型電腦,一個疊一個,那麼它們的高度將比月球高6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