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駭客找不到鑰匙 振生半導體攻AI伺服器與國防應用

  • 發佈時間:2025/08/13 11:45更新時間:2025/08/13 14:06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讓駭客找不到鑰匙 振生半導體攻AI伺服器與國防應用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3日電)一群從交通大學畢業的學長學弟們,在2022年10月創立振生半導體,專注研發硬體資訊安全解決方案,短短不到3年,已在資安界闖出名號,現在不僅獲得台灣國防無人機及載具廠商青睞,更參與澳洲軍事無人機合作案,歐洲軍工廠商更對振生半導體展現高度興趣。

更多新聞: 颱風楊柳環流影響新北 沿海陣風10級、山區防大雨

振生攻國防應用 5年內拚年營收破1億美元

振生半導體(JMEM TEK)創辦人暨執行長張振豐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強調,振生半導體員工人數不多,大約40人左右,其中專職研發的員工比重高達7成,有的在業界資歷長達30多年,除了匯聚台大、清華、交大等背景人才外,振生也網羅印度籍、歐美籍的專業員工。

不到3年,振生半導體40名員工已可年產出高達百萬美元的營收規模,除了在新加坡的控股公司以及在台灣的研發總部,據點已觸及美國、中東歐等地。

振生半導體的解決方案已在國防工業領域嶄露頭角,特別是在軍事無人機應用。張振豐透露,振生半導體目前與國防應用相關的業績比重已經超過3成,整體營收大約7成比重來自美國市場。

振生半導體也規劃布局無人載具、人形機器人等產品應用,未來5年內,振生半導體年營收目標要挑戰1億美元。

在資金募集進展,張振豐表示,振生半導體獲得和碩集團旗下和鼎創投領投,已累計募資金額達600萬美元,海外部分有美國最大半導體加速器Silicon Catalyst,振生半導體是唯一入選的台灣企業,振生也將持續規劃募資計畫。

軍工非紅供應鏈崛起國際客戶青睞振生MIT供應鏈

除了美國,振生半導體也積極進軍歐洲市場,在中東歐設立據點。張振豐指出,不僅美國、中東歐等國際市場對非紅供應鏈需求強烈,透過歐洲業者引述,連非洲客戶也要求產品具備非紅供應鏈產製標準。

張振豐分析,國際市場和軍工業者對「非紅供應鏈」關注程度提高,加上台灣政府及國防部門高度重視資安防護升級和抵抗資安攻擊等因素,加速振生半導體自行研發的後量子加密(PQC)演算法晶片設計,受到國際市場高度矚目,這也提高台灣製造「MIT供應鏈」在軍工領域的重要性。

因應非紅供應鏈帶動國際需求,振生半導體進一步將供應鏈在地化,從半導體研發設計、晶圓製造、後段封裝測試、模組驗證測試等,除了自身負責晶片設計,更串聯業界市占率第1、第2名的晶圓代工廠、攜手3間台灣封測廠等,致力國產自主,確保加密晶片供應鏈完整,提升國際能見度與市場占比。

振生參與澳洲軍事無人機攻AI伺服器與金融防駭

張振豐透露,振生半導體的解決方案,目前除了與台灣國防部門合作外,也參與澳洲無人機合作案。

他進一步說明,軍事用途無人機需要透過人工智慧(AI)模型訓練與判別,硬體加密的晶片防護功能非常關鍵,可阻斷敵對國家駭入無人機AI操控系統並竊取、竄改、複製機敏資訊,保護無人機指令系統。

在國防應用外,張振豐透露,振生半導體也打進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伺服器製造商和雲端服務應用,另外包括金融機構、虛擬貨幣提供商等業者,對振生半導體方案在金融支付、虛擬貨幣資安防護、AI伺服器製造、智慧車用等領域,相當有興趣。

不僅如此,張振豐指出,歐洲國家政府單位層級的機構,也持續與振生半導體接洽,討論演算法和防範竄改應用在機器人、機器狗等無人載具應用的可能性。

振生加密晶片技術關鍵「鑰匙變不見」讓駭客沒門路

張振豐形容,振生半導體的技術就是把原先可開啟大門的鑰匙變不見,有心人士根本找不到鑰匙,無法複製、反向工程技術仿造或側錄攻擊。

張振豐解釋,平常網路交易使用的帳號與密碼,密碼後端有加密機制,近年運算力更強的量子電腦問世,傳統加密機制的數學式可能被破解,駭客現在甚至可先奪取數據資料、日後等運算力提升再行解密,造成國家機密外洩,系統運用到的數位簽章或金鑰交換,也可能遭破解、身分被盜用。

張振豐說,振生半導體在2024年底推出物理不可複製功能(PUF)為基礎的後量子密碼學演算法晶片,整合自主研發的PUF隱形金鑰、PQC演算法與安全模組至晶片裡,可抵抗量子電腦運算攻擊,透過硬體級的金鑰保護與數位簽章驗證,防止駭客側錄、竊取或偽造資料,甚至可先建立「護城河」及「防火牆」,預先阻斷駭客偷取資料。

振生籲重視量子運算攻擊落實法規指引成關鍵

張振豐指出,新一代量子電腦具備強大運算能力,雖可短時間內解決傳統電腦無法處理的複雜問題,但是量子運算也威脅傳統加密算法,甚至全面破解現有加密算法。

因應量子電腦運算衝擊資安風險,張振豐表示,各國加速推出後量子加密(PQC)的過渡時程規劃,例如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發布CNSA 2.0時程表,宣布在2030年前過渡到PQC;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在2024年公布PQC演算法標準。

歐盟、加拿大、日本今年也陸續公布過渡PQC的藍圖,台灣在2024年5月啟動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PQC-CIA),今年發布台灣第一個後量子密碼遷移指引。

目前振生半導體已通過美國NIST標準FIPS 203(Kyber)、FIPS 204(Dilithium),近期最新通過FIPS 140-3(CAVP)。

張振豐表示,因應量子運算攻擊的相關資安法規指引,需要政府跨部會推動,並落實在各應用領域,應對國家安全、經濟穩定與個人隱私的迫切需求,建議這個長期的轉型過程,需要從標準制定、演算法選定、軟硬體升級到系統整合等多方面著手。(編輯:林淑媛)1140813

更多新聞: 台積電觸1200元新天價 市值衝新高超過31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