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堯棋 賴文軒 台北報導
台北市信義區每天車水馬龍,卻有民眾向議員投訴,信義路往基隆路北向、車行地下道前,短短200公尺,竟然高達27面路牌,外加電子看板讓駕駛看了眼花撩亂,也增加事故風險。北市交通局進行檢討後,也計畫要把路牌縮減一半,減到剩14面。
平日下午離峰時段,北市信義、基隆路口依舊湧現大量車潮,身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但抬頭一看,密密麻麻的路牌,卻成了嚴重的交安Bug。民視記者陳堯棋:「北市信義路往基隆路北上路段,這短短200公尺內,就有包括路名牌、限高牌,以及時速牌等,超過20個路牌,讓不少用路人看了完全霧煞煞。」機車騎士:「剛開始騎的時候會(困擾),就是有點亂,因為真的蠻多的。」騎士坦言,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吃上罰單,短短10幾秒,到地下道前的路段,竟然塞了27面路牌,儘管提供14種訊息,但加上不斷變換內容的電子告示,看了眼花撩亂,反倒增加事故風險。機車騎士:「不熟的人我會覺得,完全不知道怎麼走啊,怕走錯,因為那邊其實有分地下道、然後有分汽車道,要一個明顯的(路牌),然後又簡而有力的嘛。」

上個會期市議員陳宥丞時質詢,就連交通局長也是一臉困惑,加上近日又接獲陳情,諷刺根本是設下陷阱。騎士坦言,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吃上罰單,短短10幾秒,到地下道前的路段,竟然塞了27面路牌,儘管提供14種訊息,但加上不斷變換內容的電子告示,看了眼花撩亂,反倒增加事故風險。北市議員(民眾)陳宥丞vs.交通局長 謝銘鴻(5.23):「看起來是因為設置的時候,都應該有一些需求,所以才會去設置,但是綜合起來,又覺得不曉得重點是什麼。」上個會期市議員陳宥丞質詢時,就連交通局長也是一臉困惑,加上近日又接獲陳情,諷刺根本是設下陷阱。

北市議員(民眾)陳宥丞:「上次我們質詢到現在的時間,其實已經超過了將近100天,這樣的效率會讓人大打折扣,那另外也不應該只從這個路段做檢討。所以我們還是希望交通局,能夠參考所有NGO組織,還有專家學者的建議,甚至是國外的一些經驗參考。」北市交工處工務科長林佳睿:「從三個方向去檢討,第一個是我會去減少重複的牌面,第二個是我會保留一些,必要資訊的牌面,第三個是我會把牌面更明確化,讓用路人可以判讀,減半(路牌)為目標去做規劃,預計是八月底前會檢討完成。」交工處朝年底完成改善為目標,議員要求,必須盤點北市高資訊密度路段,否則過多資訊,勢必造成用路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