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炎炎夏日,許多民眾容易身體感到不適,常聽到民眾口頭上說著:「我中暑了!」對此,翰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陳信宏表示,夏天常見的熱傷害,其實與醫學上嚴格定義的「中暑」有所不同,更以中醫角度,進一步區分了2種常見的熱傷害類型:「陰暑」與「陽暑」,且分享3個能緩解陰暑不適的穴道。

陳信宏強調,醫學上所謂的「中暑」大多指的是中「陽暑」,這是一種身體體溫控制系統出現嚴重異常的狀況,可能出現意識不清、休克、器官衰竭等症狀;而一般人常見口頭上喊的「中暑」,則是中醫所說的「陰暑」。

「陰暑」的產生,是身體在面對冷熱環境快速變化時,調節功能失衡所導致;陳信宏舉例,例如常時間待在辦公室,突然外出買便當隨後又返回室內,就容易出現這種「中暑」的感覺,想教於「陽暑」的危機,「陰暑」通常比較輕微,透過簡單的方式就可以緩解,陳信宏解釋,像是喝一點溫開水、幫助身體出汗、爾偶刮痧或拍打膽經,都能有所改善。

此外,陳信宏針對「陰暑」分享3個實用的按摩穴道:
1.「合谷穴」:這個穴道位於手部,具體位置在食指與拇指之間、第二趾骨的中心點,按壓時會有酸軟感,具有清熱的功效。

2.「曲池穴」:它位於手肘外側,肘橫紋與鷹嘴突中間的連線點上,按壓同樣會有酸軟感,也具備清熱的效果。

3.「肩頸穴」:這個穴道位於肩頸痠痛點的中央,按壓此處能達到清暑益氣的功效。

👉劇場.鬼話連篇/劇場貓道驚魂!朗祖筠「紅點鬼影」:菸頭懸空抽不完!
📺【FastTV飛速看】👉 711 姊妹亮起來
▶️【完整版】👉早婚PK晚婚!幸福會有最佳時刻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