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稍早公布7月29、30日舉行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內容顯示在該次會議中,主張降息的少數意見僅來自2名理事,其餘決策官員則一致支持維持利率不變;如今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逐漸發酵,後續聯準會將繼續面臨是否降息的「艱難抉擇」。
據路透社報導,本次會議紀要指出,幾乎所有與會者均認為,將基準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相當「適當」;然而,監管副主席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與理事克里斯多福・沃勒(Christopher Waller)2人對決議提出異議,主張應降息0.25個百分點,以防範勞動市場進一步走弱;這是自1993年以來,首次有超過一名聯準會理事,在利率決策會議上提出反對。
在會議結束不到48小時後,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似乎印證了鮑曼與沃勒的擔憂:7月新增就業人數遠低於預期,失業率上升,勞動參與率亦降至2022年底以來最低。同時,對5月與6月的就業數據進行歷史性下修,刪減了超過25萬個原先估計的新增職位,使得「就業市場依舊強勁」的說法遭受重挫;此數據引發川普強烈不滿,並火速將原勞工統計局長麥肯塔佛(Erika Lee McEntarfer)炒魷魚。
不過,自會議以來公布的後續數據,則讓警惕通膨的一派獲得論據:7月核心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高於預期,隨後生產者物價亦出現意料之外的大幅上漲。紀錄顯示,官員們對於關稅對通膨的影響,以及當前貨幣政策限制性程度,展開積極辯論。
與會者普遍認為,較高關稅已在部分商品價格上顯現負面影響,但整體經濟與通膨效應仍待觀察。同時,若通膨持續高於目標、就業市場前景又轉弱,決策層將面臨究竟要「打通膨」,還是「救經濟」的兩難抉擇。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FedWatch工具,在會議紀錄公布前,市場預期聯準會9月16至17日會議降息1碼(0.25%)的機率高達85%。聯邦基準利率自去(2024)年12月以來已維持不變。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將於兩天後、台灣時間8月22日晚間10點,於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舉行的年度央行研討會發表演說。由於其任期將於明(2026)年5月屆滿,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以主席身分,在該論壇發表主題演說。外界關注他是否會傾向支持降息以保護就業,或仍堅持以通膨目標為優先。
自川普今年重返白宮以來,利率遲未下調,使其多次公開抨擊鮑威爾,甚至已達多次「人身攻擊」的程度。白宮已著手篩選鮑威爾的潛在繼任者。
本(8)月稍早,一名聯準會理事意外辭職,使川普得以提前改組決策層。他已提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史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填補空缺,但能否在下次會議前獲參議院確認,仍存在變數。
此外,川普昨(20)日要求聯準會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因涉嫌與其在喬治亞州及密西根州持有房產的抵押貸款相關的不當行為而辭職,進一步凸顯白宮與FED的緊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