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品觀點
阿拉斯加的紅毯鋪陳,川普與普丁握手寒暄,看似開啟了一扇和平之門,卻可能只是另一場大國政治的權力交易。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數十萬人命喪沙場,如今卻被壓縮為一個「領土交換」的談判籌碼。美國前總統川普在會後宣稱,願意促成普丁與澤倫斯基的直接會面,並提出由歐洲提供「類北約」的安全保證。表面上,這似乎是戰爭終結的曙光,實際上卻隱藏著危險的先例。原來侵略可以換來談判桌上的利益,台灣能不如坐針氈?
阿拉斯加的紅毯鋪陳,川普與普丁握手寒暄,看似開啟了一扇和平之門,卻可能只是另一場大國政治的權力交易。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數十萬人命喪沙場,如今卻被壓縮為一個「領土交換」的談判籌碼。美國前總統川普在會後宣稱,願意促成普丁與澤倫斯基的直接會面,並提出由歐洲提供「類北約」的安全保證。表面上,這似乎是戰爭終結的曙光,實際上卻隱藏著危險的先例。原來侵略可以換來談判桌上的利益,台灣能不如坐針氈?
《金融時報》指出,雙普會後普亭要求烏克蘭撤出頓內茨克與盧甘斯克,等同承認俄羅斯對這兩州的全面控制;俄方承諾「凍結」赫松與札波羅熱前線作為交換。這種條件若被接受,將意味著侵略者透過武力奪取領土後,依然能在國際社會上換得正當化的地位。美國天普大學日本分校政治教授布朗(James D.J. Brown)警告,這將是對所有依賴規則保障的小國的沉重打擊。
這種雅爾達模式協商,對台灣而言更是強烈的警訊。布朗在日經亞洲發表評論指出,川普傾向由大國分配小國命運,若在烏克蘭問題上能繞過澤倫斯基,他未來也可能繞過台灣,與中國達成「大而美的交易」。台灣若被視為棋盤上的一格,命運就可能不再由自己掌握,而是任由華府與北京的「交易」決定。
布朗認為,川普在15日阿拉斯加會談後,原本對俄羅斯的強硬姿態驟然改變,不但傾向俄方的土地交換方案,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顯得空洞。布朗直言,川普的處理方式不但對歐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對台日韓等東亞盟友釋出3個警訊。另外他也認為,川普紅毯迎接遭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普亭,等同無視國際規則。代表即使發動侵略、屠殺平民,美國最終仍會與之平起平坐。
學者觀察,他善變、缺乏可信幕僚,容易受最後與其接觸的人影響。布朗甚至提醒,東亞盟友必須「像家長般」持續看顧川普,避免他因為衝動或受到奉承而做出危險的決策。這不是對川普的個人攻擊,而是對大國政治運作的現實描述:一位領袖的情緒與偏好,可能左右一個地區的安危。
這些訊號應使台灣格外清醒。首先,不能再寄望於單一大國的安全承諾。當澤倫斯基在會談中被要求「展現彈性」時,所謂的「安全保證」其實只是紙上談兵。1994年的《布達佩斯備忘錄》已是前車之鑑。當年英美等強國烏克蘭放棄核武以換取歐美的安全保障,但是當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時,簽署國並未履行承諾。台灣若一味依賴美國,會不會也將重蹈烏克蘭覆轍。
台灣必須主動塑造自己的安全架構。無論是強化自我防衛力量、建立區域合作網絡,或是多元外交布局,都不能再被動等待。否則,當國際局勢轉向時,台灣只會成為談判桌上的籌碼。
川普與普丁的「和平秀」或許能在短期內營造停火氣氛,但它同時暴露了大國政治的殘酷現實:和平不等於正義,協議不代表穩定。當侵略可以換來利益,小國就必須付出更高代價自保。台灣需要從烏克蘭的例子中,看清一件事,倚靠單一強權不足恃,唯有靈活且務實的外交,掌握自主權才能捍衛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