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連忻 綜合報導
南韓總統李在明台灣時間今天(25日)清晨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展開3天訪美行程,預計台灣時間午夜12點左右,和美國總統川普舉行首次會晤,外界預計兩人會討論上個月達成的經貿協議細節,包括投資美國造船業,以及提升駐韓美軍戰略彈性,能否協助南海與台海戰略任務。
結束重量級訪日行,南韓總統李在明偕夫人轉往美國,台灣時間25日清晨2點50分,專機降落華府近郊的「安德魯」空軍基地。
YTN記者:「在基地迎接的包括美方的禮賓局,代理局長艾比瓊斯與美軍人員,韓方則有外交部長趙顯到場接機。」

CNN記者:「兩國趕在川普設定的8月1日死線前,達成協議美韓商品收15%關稅,南韓則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
3500億美元投資,當中1500億美元,用來協助振興長期落後中國的美國造船業,細節待商定。而除了經濟,國際關注南韓政治走向,包括如何調整駐韓美軍角色來對抗中國,李在明在總統專機上,就被記者問到台海議題。
記者vs.李在明:「關於駐韓美軍的戰略彈性,萬一台海發生事態是否可能被要求介入?關於戰略彈性的要求確實存在,但我們立場上並不能輕易同意,不能說完全沒有這類討論,但實際情況並非外界想像的那麼直接(討論)。」

CNN記者:「就在這個週末金正恩親自監督,一連串飛彈試射行動,視為挑釁升級(韓美)峰會前的緊張氛圍。」
李在明更在意的,是朝鮮半島的「非核化」進程,如何解除北韓核武威脅,這項立場與川普契合,若雙方能對此達成共識,將是南韓一項具有指標性的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