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吳彔瑾 綜合報導
許多人在上下班通勤或日常休閒時,都喜歡戴著耳機行動,甚至有時一戴就是好幾個小時拿不下來,但長期下來不只恐影響聽力,汗水及細菌長時間被悶在耳道內,更可能引發耳黴菌等症狀。因此除了避免長時間配戴外,現在如不用塞入耳內的開放式耳機,也成為消費者的選項之一。
現代科技社會裡,耳機已成為許多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3C產品之一,有些人甚至一天能一口氣戴上好幾個小時,雖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卻也會出現不少副作用。
日本民眾:「我聽說有同事耳機戴得太久,結果耳朵都流血了。」
長時間配戴耳機,不只可能影響聽力,醫師更警告因夏季氣候太過悶熱,汗水或細菌累積在耳道內,釀成麻煩的「耳黴菌」問題。
日本民眾:「耳朵就很癢還流出類似液體的東西,畢竟是密閉的橡膠耳塞,當時就是在夏天發作的。」

耳黴菌又被稱為黴菌型外耳炎,主要是耳道內黴菌滋生,釀成搔癢、疼痛、發炎及分泌物等症狀,治療起來也是曠日廢時,至少得花上1~2周的時間。
醫師大場俊彥:「拖得太久發炎還會變得更嚴重,其實就是黴菌整個黏附在耳道,甚至擴散根植到深處,就算清除了還是可能再出現。」
為了減輕長時間配戴耳機,對雙耳造成的各種負擔,也有越來越多人改為選擇,近年興起的「開放式耳機」,從小巧舒適的耳夾式耳機,或是透過震動骨骼傳遞聲音,不須塞入耳中的「骨傳導」式耳機,銷量都有明顯提升。

記者vs.家電零售業者:「聲音聽得很清楚呢,它雖然是骨傳導式,卻也能展現具有魄力的低音,不僅活動起來也很安全,也有防汗及防水性能。」
但除了挑選對雙耳負擔更小的耳機,醫師強調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清潔、避免長時間使用耳機,才能確實長保雙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