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中國大陸於3日在北京天安門舉行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的中國閱兵典禮,向世界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實力。這場高規格活動不僅吸引全球關注,也讓外界重新檢視美國總統川普在貿易與外交上的戰略風險。
根據《BBC》的報導,川普在白宮會見波蘭總統時,對中國閱兵典禮僅以「非常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一語帶過。他在前一日的訪談中則表示「並不擔心」中國在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以及其他國家元首面前展示武力。但到了當晚,他卻在「真相社交」平台抱怨中國未對美國二戰援助表達感謝,甚至揶揄中俄朝三國「密謀反美」,「請向普丁和金正恩轉達我最熱烈的問候,因為你們正在密謀反對美國。」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對閱兵式的矛盾態度,反應出他在面對中國軍事崛起與全球經濟秩序重組時的困惑與憂慮。川普本人對閱兵並不陌生,他曾以戰機和二戰裝甲車舉辦紀念活動,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歷史情懷。然而北京此番展示的則是未來導向的高科技軍備,意在強化其國際影響力與歷史敘事。
除了軍事畫面,中俄印三國領導人在天津的會晤更令美國關切。外界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對中國和印度造成重大打擊,反而促使兩國關係回暖,並在俄羅斯牽線下釋放合作訊號。這一動向可能改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構成挑戰。
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關稅作為保護產業與籌措財政收入的工具,但其外交代價逐漸浮現。近期美國法院裁定,川普多項關稅措施「法律依據不足」,若最終被最高法院推翻,將重創其貿易戰基礎。
美國前退伍軍人事務部長威爾基則認為,亞洲盟友更在意的威脅是「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力量」,而非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但川普目前仍將重點放在鄰近地區與貿易重構上,忽略更廣泛的戰略挑戰。
隨著中國加速推進軍事與經濟合作,美國國內法律挑戰又步步逼近,川普的貿易政策正面臨「只有風險,沒有回報」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