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 /周刊王
現在人們愈來愈長壽,可是「健康值」卻沒有同步跟上醫療延長餘命的速度。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今(5日)指出,活到70歲從心所欲而不踰矩,未來50年後,新生兒中有三成可活到百歲,能愈早了解如何活得健康,是壽險業在保單理賠前先協助保戶預防疾病,需關注的重要關鍵。
現在人們愈來愈長壽,可是「健康值」卻沒有同步跟上醫療延長餘命的速度。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今(5日)指出,活到70歲從心所欲而不踰矩,未來50年後,新生兒中有三成可活到百歲,能愈早了解如何活得健康,是壽險業在保單理賠前先協助保戶預防疾病,需關注的重要關鍵。
尹崇堯今天在南山人壽主辦的「百歲人生 有備而來」主題的永續健康趨勢論壇致詞時,引用孔子的話,「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提到現今不應該用負面角度看待人口高齡化,反而應視為新的機會與契機,對於未來可能長達100年的新人生,應預作準備。
如發展中國家有所謂的「人口紅利」,隨著平均壽命延長、生產力延續,臺灣在進入超高齡社會後,亦可創造出「長壽紅利」,為經濟注入新動能,倡議國人應重視健康要與壽命一同延長,好好變老,才能真正擁有百歲人生。
尹崇堯說,保險公司從事後理賠,向前延伸到事前健康促進,以南山人壽的商品來說,長年期保單的保障期間將拉長到被保險人100歲,同時將強化生存保險金的給付功能,因應被保險人的人生階段變化,加倍給付還本金,以更貼近長壽社會下的保障需求,並提醒客戶提早準備、儲存健康資。
論壇並邀請全球研究長壽領域權威的現任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安德魯.史考特,來臺分享全球長壽新趨勢,他提出全球已進入「第二次長壽革命」,傳統的「求學-工作-退休」三階段人生架構有所改變,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將朝向多階段、多角色發展,但現在不只這些階段了,不同階段不同目標。
他呼籲企業界應該延攬各種不同年齡層團隊,非像過往傳統般僅雇用年輕就業者;活得愈久,工作得愈久,現在可能要70歲退休,是需嚴肅思考議題;且要活得更健康,需要能建立有形、無形資產,譬如投資理財、學習新技能等,還有人際關係上,能夠去愛也能被愛,過得有活力的健康生活。
此外,安德魯.史考特與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共同對談,從國際趨勢、風險管理、醫學專業等不同角度,討論當人類壽命不斷延長,應該如何規劃人生,以及「保險」在長壽新人生所扮演的新角色,精采的與談也為臺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帶來新思維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