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美國官員及知情人士透露,川普預計單方面重新詮釋一項自1987年以來生效的國際飛彈管制協議,將「無人機」視為「飛機」而非「飛彈」,藉此突破法律限制,將MQ-9「死神(Reaper)」等大型先進軍用無人機出售海外。
路透社獨家報導,川普本次對無人機「必也正名乎」的舉措,可望解鎖對沙烏地阿拉伯超過100架MQ-9無人機的軍售,相關需求於今(2025)年春季提出,並可能納入5月宣布的1,420億美元(約4.32兆新台幣)軍售方案;美國在亞太、歐洲盟友亦已表達興趣;但這篇報導並未提及,台灣是否也是潛在買家之一。
新詮釋將把無人機視為「航空器」,而非飛彈系統,使美國能繞過35國簽署的《飛彈技術管制協定》(MTCR)。此舉將為阿拉伯、東歐等國家開啟採購途徑。根據美方官員說法,包括通用原子、Kratos與Anduril在內的美國無人機製造商,未來可透過國務院「對外軍售」(FMS)管道,更加便捷地出口。
MTCR原為限制可搭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長程飛彈出口,後來亦涵蓋可長距離飛行並攜帶武裝的無人機。依現行規範,軍用無人機的對外銷售,多以「強烈否決」為原則,除非能提出具體安全理由,並符合國際法規範。
然而,美國廠商正面臨以色列、中國與土耳其對手的激烈競爭。以色列與中國並非MTCR締約國,因此得以在中東市場積極銷售自家無人機;土耳其雖於1997年加入協定,但其「旗手」(Bayraktar-TB2)屬短程、輕型機種,適用於不同標準,並已在烏克蘭戰場展現效能。俄羅斯則廣泛使用自製、以及盟友伊朗的無人機攻擊烏克蘭。
一名美國官員指出,新方針將使美國成為「全球首要無人機供應國」,而不再將市場拱手讓給土耳其與中國。未來的重點市場,還包括新一代能與有人戰機協同作戰的大型噴射引擎無人機。
根據規劃,所有軍售仍須經FMS審查,涵蓋地區局勢、人權紀錄,以及買方對武器的保護能力。首波受惠對象可能是沙烏地阿拉伯。拜登政府於2021年一度對沙國軍售持「保留」態度,原因是沙國使用美制武器,在葉門戰場造成嚴重平民傷亡。但自2023年10月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後,美沙關係逐漸升溫,美國正在持續加強與利雅德方面的合作。
白宮預計將此舉包裝為川普推動創造就業、縮減貿易逆差的政策成果。不過,人權團體與軍武控制倡議者警告,無人機外銷的解禁,恐加劇中東、南亞等地區的暴力與不穩定,衝擊全球安全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