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日本首相石破茂昨(7)日晚間在首相官邸舉行記者會,宣布辭去首相及自民黨總裁職務,為該國與國際社會投下震撼彈;他表示,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已告一段落,認為現在正是「交棒後進」的適當時機。
石破茂指出,他已通知自民黨幹事長森山弘行,著手辦理臨時總裁選舉的相關程序。不過他也坦言,提前辭職恐將在黨內造成「決定性的分裂」,因此自行辭職是一項「艱難抉擇」。
石破茂重申,「不會參與」隨後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並呼籲新政權延續幾項政策,包括針對美國關稅措施的國內產業支援、防災廳設置、推動實質薪資超越物價漲幅、以及包含稻米政策在內的農業改革。
對於檯面下的政治運作,石破茂認為自己在黨內並無龐大派系支持,只能盡力維持融和,但結果卻讓外界覺得失去了「石破風格」,這令他深感遺憾。他並提醒,自民黨必須維持「寬容與包容的保守政黨」形象,否則一旦失去國民信任,恐使日本政治陷入「輕率的民粹主義」。
被問及是否考慮過解散眾議院時,石破「不否認」有過這種念頭,但最終判斷不能讓政府機能停滯,因而選擇辭職。他並向國民致歉,稱「以這樣的方式離任,深感抱歉」,並承諾在剩餘任期內,全力處理民生議題。
自民黨預定於今(8)日上午8點半召開高層會議,討論臨時總裁選舉相關程序。
海外反應
美國總統川普對石破辭職意向回應「毫不知情」。國務院發言人則強調日美同盟「前所未有地堅固」,並期待與日本政府繼續合作。《華爾街日報》評論此事是「全球主流政黨支持率流失、民粹新勢力的最新一幕」;《紐約時報》則點出自民黨政治資金醜聞,與稻米政策引發的糧食不足,成為石破政權的沉重包袱;《華盛頓郵報》形容此舉將加劇日本政治的不確定性。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以快訊報導石破辭職意向,並回顧他日前在黨內會議上為參議院選舉敗北致歉。多家中國媒體亦同步發布快訊,顯示中方對此事的高度關注。
南韓媒體則普遍以快訊報導,關注總裁選舉後續發展及日韓關係前景。《聯合新聞》點名去年總裁選舉的候選人,可能成為熱門人選;《東亞日報》則警告石破茂卸任後,日韓關係恐再陷入「前景不明」的局面。南韓總統府方面則發表聲明,強調兩國在「未來導向且穩定發展」上已建立廣泛共識,並期待日韓關係持續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