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台日民眾應該都有發現,今年(2025年)7~8月的蚊子,好像比往年少很多,反而是9月入秋之後,被蚊子叮的狀況大幅增加。專家指出,這是因為蚊子最喜歡的溫度,是在25~30度之間,超過35度活動力就會下降。也就是說,今年夏天天氣實在太熱,連蚊子也熱到沒活力、好像人類的中暑症狀一樣。
煩人的嗡嗡聲響起、身上立刻多了好幾個包。往常9月天氣轉涼,日本蚊子數量就會大幅減少,今年卻很反常。
日本民眾:「昨天在公園也被叮了被蚊子叮。」
日本民眾:「散步遛狗時必定會被叮一次。」
日本民眾:「最近(蚊子)變很多,比8月還容易被蚊子叮。」

NHK轉述專家說法:「蚊子活躍的溫度是25~30度之間,要是升溫到35度以上活力就會降低。」
常見的「斑蚊」和「家蚊」,喜歡的棲息溫度,在25~30度之間。今年7~8月,日本各地氣溫,卻都是35度起跳。蚊子熱到懶洋洋,就像人類的中暑一樣,超過40度甚至會活活熱死,直到9月氣溫下滑,才敢出動吸血。
害蟲防治技術研究所白井良和:「有蚊子叮上來了進入樹林馬上,這邊就有1隻另一手有第2隻,這是白線斑蚊,是最常見叮人的蚊子種類之一。」

害蟲防治技術研究所白井良和:「以前(蚊子)最多是在8月,但現在8月數量減少9月反而增加,現在孵化的幼蟲在9月中旬到下旬,也會變成成蟲到時需特別注意。」
全球暖化之下,蚊蟲防治,顯然也要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