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
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將設立「台灣主權基金」購買國際通路,協助我國傳產商品走向世界;不過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指稱,該基金是為了順應美國總統川普之關稅政策,讓台灣在不公平條件下投資千億美元。對此,國發會經濟發展處提出3點澄清,上述說法與事實不符。
首先,國發會說明,主權基金議題國內討論歷時已久,2008年至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曾就主權基金成立進行討論;2014年財經學界亦建議央行動撥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2023年立法院委員亦要求我國應成立主權基金做為財政後盾,責成政府進行研議等,「本次報載所稱主權基金成立為順從美國需索,與事實不符」。
國發會表示,國際指標性主權基金,多以專法規範主權基金之設立及運作,我國主權基金的規劃,將借鏡各國治理機制及運作模式,若採取專法設立並由專責機構負責管理,相關立法程序必須經過國會的充分審議與監督,以確保基金運作公開透明。
最後,國發會也強調,政策研議期間,政府對於社會各界意見皆廣納並審慎評估,惟政策評論應根據事實,避免無據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