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連忻 綜合報導
南韓現代汽車和LG在美國喬治亞州合資蓋電池廠,遭突襲拘留317名南韓人,韓方急派專機接回,全程未上銬,符合韓方要求。而專機晚1天,在台灣9月12日,才從亞特蘭大起飛,因川普臨時希望他們先把美國員工訓練好再走,但最後僅有1人留下。
大韓航空專機,從美國亞特蘭大起飛前往南韓,要接回遭美國移民執法單位拘留整整一週的南韓人。
CNN記者:「約7輛載著工人的巴士,從拘留中心開到機場,南韓政府要求這次必須是『自願返國』,而非遭『驅逐出境』,同時也強調,勞工不能被上銬押送。」
這架專機,原定美東時間9月10日起飛,川普卻在最後關頭喊出機下留人,因為他希望部分韓方人員能留下,協助培訓美國員工。但南韓政府堅持全數帶回,未來再派專業人員回美。
結果317人當中,只有1位持綠卡者留下,其餘316人,全數返國。包機上還有10名中國人、3名日本人與1名印尼人,都在同一波掃蕩中遭拘留。美方承諾,未來這些人不會留下不良紀錄,可再次赴美工作。

南韓總統李在明:「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會擔心在美國設廠時,受到不利待遇或遇到困難。」
那些被上銬、五花大綁的南韓勞工移送的畫面,還歷歷在目。
對企業來說,若這是在美國設廠的代價,恐怕不只南韓企業,其他外資也會卻步。
南韓弘益大學法學教授趙熙慶(音譯):「很明顯若自家員工被當成罪犯對待,南韓企業對於在美投資一定會很猶豫。」
現代汽車和LG新能源在美設廠,原本是雙邊自豪的合作項目。這次突襲,讓企業長年用模糊地帶方式操作的派遣制度,攤上檯面。南韓政府希望移工制度徹底改變,好一勞永逸。
南韓總統李在明:「韓方正和美方討論改善簽證規定,包括發放投資相關簽證,爭取增加名額或是創設新的簽證類別。」

產業界也坦言,為了引進關鍵技術,有時確實需要簽證變通。
而替其中2位現代汽車員工辯護的律師則說,商務訪客簽證,本來就能用在工程監督。
亞特蘭大移民律師庫克:「依照ESTA商務訪客或B1商務簽證規定,可以來美參加商務會議,也能進行工程監督。」
而這場突襲的代價,立刻反映在產線上,現代汽車執行長宣布,這座大型電池廠啟用,至少得延後2到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