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堯棋 吳志恆 台北報導
北市公館圓環至今將近一甲子,凌晨正式走入歷史!但圓環位於羅斯福路、基隆路交會口的圓環,周邊有七條道路交織,是台北市東南區交通樞紐。市府規劃2階段65天工期,儘管祭出捷運七站30%回饋,鼓勵分流,但民眾都擔心周一上班會大塞車,施工也被爆出工安問題。
週五深夜,公車駕駛最後一次行駛在公館圓環的專用地下道,發文寫下"珍重再見,連司機不禁都感傷了"。13號凌晨開始,營造廠商開始執行第一階段填平作業。景美端的專用地下道出入口,架起圍籬,週六上午水泥車陸續進出,進行填漿。公車周六起只能行駛兩側平面道路、繞行圓環,跟汽機車爭道。一早就有不少員警在附近待命,義交也站在路口指揮交通。儘管周末路況還算順暢,但民眾無法放心。

公車乘客:「會非常擔心,因為這附近的交通,其實在上下班尖峰時刻是非常的壅塞,所以如果在進行這樣(填平地下道)的工程,應該會造成交通的問題。」公車乘客:「今天假日車子比較少,所以剛剛經過圓環那邊蠻順、蠻快,也剛好綠燈,可是一到五就車子很多,所以就不知道(路況),會提早出門看看,抓一下時間。」就怕周一上班、上課會塞到爆,通勤族好無奈,已經打算提早出門。面對周邊居民抗爭力阻廢除圓環,難道市長蔣萬安都沒聽到嗎?記者 vs.台北市長蔣萬安:「市長為什麼要堅決拆圓環?民眾到馬路上等公車嗎?」台北市議員(民)洪健益:「蔣萬安應該改名叫"蔣不聽",公館(圓環)地下道這個重大交通政策,說真的應該要事先說明跟溝通,讓當地的居民,以及每天可能會使用到的居民,充分地了解政策的重要性。」

蔣萬安真的頭也不回,議員痛批"蔣不聽",而且一開工就爆出工安疑慮。直播畫面拍下,點名包括砂輪機沒有護蓋、工人沒戴護目鏡、鞋子不合格,動火現場也沒有滅火器,就連合梯竟然只是用繩子綁。北市新工處工務科主任劉人豪:「我們自己也有看到這個(違反工安)狀況,然後是會對他們(廠商)進行裁罰。」儘管北市勞檢處強調,將不定期派員檢查,但如何渡過長達兩個月的交通黑暗期,以及監測施工品質,市民放大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