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林詠琪、陳柏翰 捷克報導
文化部長李遠,展開歐洲參訪行程,特別前往捷克前總統哈維爾的墓前,獻花致意,也以作家身份,在哈維爾圖書館舉辦文學座談,過程中,有捷克人犀利提問,表示中國稱故宮文物屬於中華文明,台灣無權代表。對此李遠強調,台灣文化多元包容,中國卻把中華文化當作政治工具。
手捧鮮花,文化部長李遠,特別來到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墓前,真誠瞻仰。
文化部長李遠說:「我想當年就是因為有你,捷克跟台灣的關係才變得更好,因為你對於人權各方面的堅持,所以跟台灣才維持到現在。」

哈維爾不只是劇作家,更是捷克第一位民選總統,長期反對共產主義,並大力支持台灣。去年前總統蔡英文也曾到訪致意。而李遠還到哈維爾生前常去的餐廳,現場書寫感想。
這回歐洲行,部長也難得重返作家身分,在以哈維爾命名的圖書館,舉辦小型文學座談,現場座無虛席,觀眾數量比預期,多了超過一倍。
文化部長李遠說:「在做文化部長的480天之後,,第一次又回來,以一個作家身分跟大家分享,沒有想到是來,捷克布拉格我很高興。」
不少捷克人慕名而來,有人別上台灣國旗、有人戴著台灣黑熊帽子,而在QA環節,有民眾針對中國議題,犀利發問,讓氣氛一度緊張!
捷克民眾說:「台灣故宮到來捷克參展,但是中國強烈抗議,他們認為是中華文化的文物,台灣無法代表這文化,您怎麼看?」
文化部長李遠說:「如果你了解歷史的話,破壞中國文化最厲害的就是共產黨,中國裡面的繁體字改成簡體字,破壞所有的古蹟,怎麼會隔這麼久,他突然說中華文化是他的,文化對他們來講只是一個工具。」

李遠強調兩國對待文化的差異,並分享台灣多元文化的精髓,獲得滿堂彩,而同台分享的,還有捷克國家科學院亞非研究所長路丹妮、捷克小說家圖奇科娃,還有台灣旅德作家陳思宏,特別從小說出發,暢談台灣鬼月習俗。
台灣旅德作家陳思宏說:「我住在彰化,彰化大概在九零年代的時候,第一次出現了美國麥當勞,所以我媽媽就去買了麥當勞,來拜鬼讓鬼開心。」
座談會有笑聲、也有朗讀聲,這一晚藉由文學,讓台灣與捷克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