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罕見肺蛋白沉積症 台北慈濟全肺灌洗術助重拾順暢呼吸

  • 發佈時間:2025/09/13 09:37更新時間:2025/09/13 09:37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罹罕見肺蛋白沉積症 台北慈濟全肺灌洗術助重拾順暢呼吸
圖/胸腔內科主任藍冑進說,全肺灌洗術雖聽來複雜,但臨床風險相對低,併發症如氣胸或肋膜積水發生率不到1%。(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圖、文/引新聞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40歲魏先生從事搬運工作多年,體格壯碩,卻在近兩年逐漸感到體力下滑,甚至時常呼吸困難、間歇性暈眩,近期更因背痛與喘不過氣求診;經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檢查,確診為極為罕見的「肺部蛋白質沉積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其發生率僅百萬分之一。

更多新聞: 科技股飆高音2/台股基金「這家經理人操作很威」 旗下二檔報酬率逾46%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藍冑進指出,該疾病是由於肺泡內堆積蛋白質樣物質,嚴重阻礙氧氣交換的罕見疾病,患者常被誤以為是肺炎或肺纖維化而延誤治療;魏先生在診斷過程中,雖多次檢查未能找到原因,最後透過肺部穿刺切片才確診,醫療團隊為魏先生規劃「全肺灌洗術」,也就是俗稱的「洗肺」。

醫療團隊以全身麻醉的方式,利用雙腔氣管內管分隔雙肺,一邊維持呼吸,一邊使用約10公升溫熱生理食鹽水反覆灌注與抽出,徹底清除堆積於肺泡的蛋白質;手術過程需跨團隊緊密合作,包含胸腔內外科醫師、麻醉科、呼吸治療師與放射科,並在複合式手術室配合即時影像監測,以確保安全。

魏先生術後恢復良好,第三日即順利出院,他直言多年胸悶壓迫感終於解除,感謝醫療團隊協助重拾呼吸的自由;藍冑進說明,全肺灌洗術雖聽來複雜,但臨床風險相對低,併發症如氣胸或肋膜積水發生率不到1%,大多能妥善處理,不會留下長期後遺症。

藍冑進表示,「目前醫學對該病的病因仍未完全明瞭,推測與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有關,正常情況下,肺部會分泌表面張力素等蛋白質,協助肺泡維持張開、促進氣體交換;但當這些蛋白質異常累積且無法被自然代謝清除,就會堵塞肺泡,進而導致缺氧、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由於醫學上對於肺部蛋白質沉積症的確切病因尚未釐清,未來是否復發仍無法預測;藍冑進提醒,若民眾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胸悶或耐力下降,切勿輕忽,應及早尋求胸腔專科醫師診斷,及早介入治療與處置,不僅有助於延緩肺功能惡化,才能避免病情惡化並維持生活品質。

更多引新聞報導
骨質疏鬆女性風險高 台北慈濟籲及早養骨防跌減痛
新北慈濟SBRT治療肝癌見成效 縮瘤成功爭取手術機會

更多新聞: 激戰宿敵卡米多娃落敗 陳念琴WB拳擊世錦賽奪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