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昨(12)日宣布,調降法國主權信用評等,自AA-下修至A+,創法國有史以來最低等級,理由是該國「政治不穩與債務持續攀升」,且未來數年缺乏明確的債務減少計畫。
債台高築!路透社報導,此次惠譽降評正值法國國內政治動盪,新任總理勒科爾努(Sebastien Lecornu)剛剛上台幾天,還在努力籌組內閣,並草擬新的2026年度預算,以通過國會審查。惠譽指出,法國的政治不確定性削弱政府推動「重大財政整頓」的能力。
雖然分析師表示,市場早已預期法國會被降級,但時機點「相當尷尬」,凸顯投資人對法國赤字控制能力的憂慮。目前法國財政赤字約3.3兆歐元(約117.3兆新台幣),已是歐元區最高,導致長債殖利率持續上升,逼近義大利水準;但義大利的信評更低、債務負擔3.07兆歐元(約109.1兆新台幣)亦為歐元區第二高。
勒科爾努是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兩年內任命的第5位總理,他須在10月7日(最晚可延至13日)前,將預算案送交國會審議。新方案目標是將2025年赤字,自GDP的5.4%降至較溫和的水準,低於前總理白胡(François Bayrou)原本的4.6%目標,以換取議會支持。外界預期勒科爾努可能對社會黨妥協,調高富人稅並緩和退休改革,但此舉恐引發馬克宏陣營,與保守派的共和黨不滿。
財政部長隆巴爾(Eric Lombard)表示,政府已注意到惠譽的降評,並將持續與議員協商,盡速通過預算並重建公共財政紀律。
惠譽表示評等展望為「穩定」,但此次下調恐帶動其他主要評級機構跟進,可能迫使部分依賴評級門檻的投資人拋售法國公債,進一步推升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