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
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平台近日出現「上午10點到校」的延後上學提案,建議將國高中上課時間由現行上午8點延後至10點,改善學生因睡眠不足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問題,提案在短短2天時間就突破萬人連署,對此,教育部表示,因涉及地方政府權限與校務安排,將彙整意見送交國發會,未來將邀請專家研議,將在11月14日前提出具體回覆。這樣的話題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有人點出現實面直言,若真的改到10點上課的話,有「2類人」最可憐。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學生長期睡眠不足,處於「慢性睡眠剝奪」狀態,不僅導致專注力下降,還可能增加憂鬱或自傷風險,因此主張將國高中現行8點到16點的課程時段,延後為10點到16點,發起人認為應該刪減非必要的多元選修課程,讓學生擁有更多自主時間,能用於探索興趣、運動健身、社交活動或專心學習。同時也強調,國高中已經有自行上下學的能力,因此也不需要將上課時間和家長上班通勤時間綁在一起。連署發起短短2天時間就有破萬人連署,超過成案門檻,教育部依法必須於11月14日前做出正式回應。

針對「改10點上課」的議題,在網路上掀起熱議,有網友表示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自行上學,若上學時間與家長上班時段錯開,也較難掌握到孩子的到校狀況「你也要看家長能不能配合,現在雙薪這麼多家長都早早去上班,才國中的小孩都會自律10點去上課?沒上過大學嗎?連12點的課照樣翹的一堆」、「家長第一個反對啦,十點才上課要把小孩放在哪」;表示支持的網友則說「學生時期也不懂為啥在學校時間要這麼長,而且我從國小就自己上下學,不懂為啥要配合家長上下班時間」、「支持啊,交通也可以分流」、「支持啊,這麼早去幹嘛?打掃,笑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