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為深化國際合作、凝聚全球共識,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9月15至16日在台北舉辦「2025 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活動邀集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印度等八國專家學者與台灣學界,共同探討污染防治、廢棄物治理、水質維護與國際合作等議題,展現台灣推動海洋永續的決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為深化國際合作、凝聚全球共識,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9月15至16日在台北舉辦「2025 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活動邀集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印度等八國專家學者與台灣學界,共同探討污染防治、廢棄物治理、水質維護與國際合作等議題,展現台灣推動海洋永續的決心。
研討會期間,海委會與印尼知名智庫「哈比比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MOA),這份文件是「印太海廢治理合作平台」的首個國際成果,象徵台印雙方在推動海洋保育上邁入新的里程碑。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致詞指出,海洋是全人類共享的資產,但當前卻面臨塑膠污染、氣候變遷、過度捕撈以及深海採礦等挑戰,唯有跨國合作才能有效應對。她強調,台灣地處關鍵海域,尤其在金門與馬祖等地的廢棄物治理,更需要與周邊國家甚至中國跨越政治藩籬,共同尋求解方。
管碧玲並回顧,海委會成立七年來已逐步健全海洋保育法制,推動污染防治政策,且在過去五年全面達成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的指標。今年9月底,將由副總統主持新版白皮書的發布,為台灣未來的海洋治理藍圖揭開序幕。
此次論壇也吸引多國重要單位參與,包括美國環境保護署、美國海岸防衛隊、法國水域意外污染事故研究中心與日本海上災害防治中心等,國內重量級學者如台灣海洋大學榮譽教授邵廣昭、中山大學榮譽教授李宗霖亦到場交流。透過專業對話,台灣期望能在第一時間降低海洋風險,並於事故發生時展現充分應變能力。
除了專業討論,本次研討會也特別設立青年舞台,舉辦「為海洋『徵』得一席話」徵稿成果發表,首度開放高中生投稿,共有9件作品入選,以口頭與海報方式展示,鼓勵跨世代共同關注海洋議題。
海保署表示,台灣將持續結合國內外能量,深化印太與全球夥伴關係,以行動守護海洋,攜手建構更潔淨且永續的藍色環境。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邱議瑩揭民進黨團內運作真相 指柯建銘聽不進意見致內部折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