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謝郁瑩 綜合報導
台日兩國,最近都常發生鋰電池火災,日本也早在7月8號就推出新規定,要求搭機旅客,必須把行動電源隨身攜帶,不能託運,也不能放在頭頂置物櫃。為了避免類似狀況發生,有航空業者還開發一款防火袋,發現電池起火,立刻把它裝進袋中,就能快速滅火、避免爆炸風險。
出國旅遊,行動電源不能少,不過要是在飛機上燒起來,同機旅客都會有生命危險。今年7月8號開始,日本就規定搭乘班機,必須把行動電源隨身攜帶。為了第一時間控制火勢,還有航空業者,開發這款神奇的防火袋。
ANA全日空平賀一代:「(電池起火)會燒傷乘客和機組員,也可能引燃其他物品,(有了這個)就能進一步提升安全。」
發現電池起火,立刻將它丟進袋中,裡頭的"滅火板"就能撲滅火苗,避免進一步燃燒或爆炸。現在業者旗下的每個班機都會配備,以防萬一。
NHK記者:「要是起火(滅火板)受熱反應,就會釋放出化合物,和燃燒所需的氧和氫結合,實驗當中只要很短時間就能撲滅火勢。」
除了影響飛安,使用鋰電池的產品,也是清潔人員眼中的一大麻煩。有些民眾沒做好回收分類,直接把電池當一般垃圾丟,就可能在運送和處理時起火。
像這家位於東京的垃圾處理設施,過去就曾三度因為鋰電池、引發火警。業者除了出動大批人力,進行人工檢查,還在上個月引進科技設備來幫忙。只要將垃圾通過X光機並拍照,AI就能透過影像形狀,快速找到電池類物品,並用紅光投影,圈出大概的位置。果然拿開上方雜物,就發現一個隨身電扇。
掃描設備製造商:「廢棄物處理業界數位化進度很慢,如果能節省人力,提高分辨回收物品的精準度,也將成為一個好的循環。」
有AI系統把關,就連外觀難以看出是否有電池的物品,都能被一一挑出,但要完全防範火災風險,還是要做好回收分類,才是最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