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吳彔瑾 綜合報導
近來在影音網站上,經常出現許多聲稱是由專業醫師製作,內容真假難辨的醫療訊息影片,但它們很可能,其實都是由生成式AI製作出的假影片,民眾要是輕信裡頭的各種醫療建議,不只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還反而恐傷害自己的健康,專業醫師也呼籲千萬要留意。
網路影片:「大家好我是現年78歲,曾擔任東京大學醫院,內分泌內科主管的(消音),請問大家有擔心過飯後血糖的問題嗎?」
打開影音網站,近來不斷出現這種,宣稱是由醫師錄製、講解長壽及健康秘訣的影片,但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不管是旁白或畫面,感覺都非常不自然。而當日本記者進入醫師查詢系統搜尋時,才發現這絕大部分,都是虛構的個人資訊,專家分析後更指出,這些恐怕都是AI生成的假影片。
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教授越前功:「仔細一看,可以發現影片人物的衣服,跟一般的衣服不太一樣,另外人聲也是AI合成的,所以在語調等方面也會有些不自然。」
但假醫師影片最令人憂心的,正是潛藏其中的錯誤醫療觀念。例如有影片就建議民眾,在服用抗凝血劑等藥物時,可嚼碎後再吞下來加快吸收效率,就被醫師直指不僅可能沒效,更恐怕出現反效果。
東邦大學教授中村正人:「並不是說把藥嚼碎就能消除心肌梗塞...,如果傳播的並非正確資訊,反而只會讓患者陷入混亂和不安。」
雖然部分上傳假影片的帳號,被檢舉之後就遭到停權,卻依舊擋不住其他無數真假難辨的影片,在網路上四處流竄。專家對此再三提醒,千萬不要輕信網路上來源不明的資訊,有任何疑問還是得找專業醫師諮詢,才不會反而傷害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