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歐洲東部緊張情勢本週迅速升級。英國國防部20日表示,19日晚間已派出2架皇家空軍颱風戰機,從林肯郡康寧斯比基地起飛,執行北約「東方哨兵(Eastern Sentry)」行動,飛往波蘭協防,以回應俄羅斯近期連番入侵多國領空的挑釁行為。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國防大臣希利強調,這是英國發出的「明確訊號」,北約領空將被捍衛。
北約統計,本(9)月都還沒結束,已有19架俄軍無人機闖入波蘭領空,其中3架遭波蘭防空部隊擊落。波蘭總理圖斯克直言,這是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歐洲「最接近公開衝突的一刻」。
但俄羅斯入侵北約國家的事件不斷發生:9月14日,羅馬尼亞通報領空遭俄軍無人機侵犯。9月19日,3台俄軍米格-31戰機,闖入愛沙尼亞領空長達12分鐘,導致愛沙尼亞緊急召開北約協商。但俄羅斯則否認入侵,宣稱自家戰機飛越的是「中立空域」。
川普不理不睬 歐洲坐立難安
然而,與英國、波蘭及義大利戰機積極回應形成對比,美國態度顯得「異常低調」。路透社報導,五角大廈8月底曾向歐洲外交官表明,將「削減」對波羅的海三國的部分安全援助,同時要求歐洲「減少對美依賴」。
俄軍戰機入侵愛沙尼亞領空當天,川普數小時後才發表「可能有大麻煩」的回應;上週波蘭擊落無人機後,川普更只是在Truth Social留下一句「我們來了(Here we go)!」
多名歐洲外交官憂心,美方的不作為,恐助長普丁更大膽的挑釁北約,甚至可能成為新的戰爭導火線。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正把外交重心轉回內政議題,如打擊犯罪與改革簽證制度,並要求歐洲自行承擔更多安全責任。雖然今(2025)年夏天他曾短暫強硬,甚至在北約峰會威脅加重對俄制裁、允諾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但與普丁在阿拉斯加會晤後,不僅未達成任何具體協議,反而宣稱停火「不是和平前提」,讓普丁「看破手腳」,認為美國無意願干涉歐洲事務,從此俄軍便大膽加強對北約國家的軍事行動。
大西洋理事會分析師普里薩斯(Alex Plitsas)警告,與無條件力挺以色列的立場不同,美國若持續對歐洲事務「置身事外」,俄羅斯必定會進一步加強對北約的施壓;因為歐洲國家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將更容易「被分化與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