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組/報導
近日台灣主權歸屬再度引起熱烈討論,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更聲稱沒有「台灣光復節」,顛覆台灣傳統教科書中的說法。台灣究竟有沒有「光復節」?主權歸屬於誰?必須回溯到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脈絡中,尋找答案。
1945年8 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聯合國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於9月2日發布「第一號命令」,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代表盟軍對台灣進行「軍事占領」,為此,美國與中國共同擬定中、英文版的〈占領台灣計劃〉,詳列如何登陸、佈署,以及接管、並遣返在台的二十萬日軍和武器;然而,所謂的「軍事占領」並不涉及領土的主權歸屬。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系教授黃居正解釋:「佔領,是戰爭時期的壓迫手段,佔領本身不能有任何權利變動的效果,更不可能透過佔領來取得領土。」對於國民黨接收敵產之後,竟成立「台灣行政長官公署」,黃居正教授認為這是明顯違反國際法的。
成功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鄭梓更進一步解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為了塑造新政權與新氣象,「建構了一個光復神話」,並且透過政令文宣與各種傳播媒體,形塑「台灣光復、從回祖國懷抱」的意象,並於1946年訂定每年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
本周《台灣演義》播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帶您從了解教科書裡沒說的秘辛。完整報導敬請鎖定本周日晚間7點55分,民視新聞53頻道。
✅節目播出資訊:每周日晚間7點55分,請鎖定民視新聞53頻道 台灣演義
✅訂閱台灣演義Youtube ,更新最精彩內容 :請點我
✅按讚台灣演義FB,掌握最新節目 :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