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誰要負責?傳馬太鞍溪堤防早毀損 水利署:7月修復 「事前無缺失」

  • 發佈時間:2025/09/28 09:51更新時間:2025/09/28 12:46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誰要負責?傳馬太鞍溪堤防早毀損 水利署:7月修復 「事前無缺失」
水利署全力推動重建與防災工作,調派152部重型機具支援。(圖/水利署提供)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

樺加沙颱風重創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發第6天,目前已造成17人不幸罹難,該湖也持續維持紅色警戒。不過有部分人質疑「馬太鞍溪堤防早已損壞」,才會造成災害發生。水利署嚴正澄清,該堤段已於今(2025)年7月完成修復,之所以在本次意外中沖毀,主因是溢流量超過設計流量導致,事前並無存在缺失。

更多新聞: 重創花蓮「風王消散」新颱風釀生成中!中秋節前後「撲台可能性」專家說了

農業部長陳駿季昨(27)日出席「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開幕典禮時,有媒體詢問「部長認為這(馬太鞍溪堰塞湖)是溢流?潰壩?」,他表示,溢流是對於水的描述,潰壩則是對壩體結構的描述,2者描述對象不相同,當初水保署是針對水位高低,判斷湖水何時會流出壩頂;換句話說「潰堤、潰壩」就是溢流後的最終結果,潰壩本身可能有不同程度,各界也不需要糾結這2個名詞。

針對外界質疑「馬太鞍溪堤防早已損壞,為此次致災原因」一事,水利署嚴正澄清,該堤段於去(2024)年10月康芮颱風時受損,已由第九河川分署今年7月完成修復,此次在堰塞湖溢流中沖毀,主因是溢流量超過設計流量所致,並非事前存在缺失。

快新聞/誰要負責?傳馬太鞍溪堤防早毀損 水利署:7月修復 「事前無缺失」
重型機具支援馬太鞍溪災區,全力推動重建與防災工作。(圖/水利署提供)

依行政院指示,馬太鞍堰塞湖由農業部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主責因應,並針對「壩體狀況及風險推估」、「工程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及「疏散撤離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等3方面工作。水利署也與花蓮縣政府、交通部公路局等單位合作,於颱風來臨前完成下游防減災整備,包括堤防加高(固)、覆土培厚、開口堤封堵,以及預布鼎塊與移動式抽水機。

水利署表示,昨日晚間6時前,已完成光復鄉佛祖街溢淹水流封堵,確保當地居民安全無虞;另未來工程方面,將在2週內搶修完成第一道土堤防線,年底前完成加強加固,明(2026)年4月底完成堤防修復。

快新聞/誰要負責?傳馬太鞍溪堤防早毀損 水利署:7月修復 「事前無缺失」
第九河川分署今年7月將馬太鞍溪右岸修復完畢。(圖/水利署提供)

至於河道清疏部分,年底前可清除100萬立方公尺土石,明年汛期前可累計達300萬立方公尺,明年底前累計完成600萬立方公尺,以降低未來洪水風險。

在堰塞湖溢流後,行政院於9月24日成立「前進協調所」,水利署長立即趕赴災區,並動員所屬14個分署,調派152部重型機具及支援人力237人。水利署強調,將持續與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合作,加速災後重建與防洪防災,守護民眾安全,讓居民能安心恢復生活。

更多新聞: 家家救災「不用感謝政府」遭炎上!首度現身演唱會「二次道歉」:會管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