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義煮團撤退後,今天首度由花蓮縣政府供餐,除了大貨車送便當,也搭配沙灘車把便當送小巷弄。不過,縣府把便當送到定點後,並沒有派人發,也沒交代怎麼分配,由於數量有限,一度造成小混亂。工作人員最後決定,先給災民、再給志工,災民也呼籲,希望不要換了人,讓志工吃不到便當。
中午吃飯時間,一輛輛貨車,把便當送進光復鄉。就怕災區的小巷弄,大貨車進不去,縣府調來沙灘車,穿梭大街小巷。沙灘車業者黃鴻達:「因為騎機車會打滑,物資車有些地方小巷弄進不去,老人家走不出來,所以沙灘車的機動性比較高。」

不過,縣府把便當送到定點,接下來要怎麼發,沒人知道。以馬太鞍教會為例,送來5百個便當,誰先拿?讓工作人員傷透腦筋。工作人員:「我們優先給災民好嗎,那志工的部分,那要看有沒有剩下來的,才是給志工的。」最後決定,災民先拿,有多的便當才給志工,還好大家都很守秩序,並沒有發生爭執。
工作人員:「現在塞那500個(便當)意思是什麼,是代表縣府有在做事了嗎。」災民:「必須告訴你的工作要分配得當,不要因為換了人,就覺得有的志工吃不到,有的只是災民,不是現在是共同體大家很辛苦。」志工:「營養均衡,然後都是我們所需要的。」不同家的便當,志工、災民反映菜色不錯。不過,卻有人到了里長家,便當已經發完,只能餓著肚子繼續等,希望能提早通知,免得撲空。

花蓮縣政府民政處科長簡侑娟:「中午的部分準備了1萬多個便當,我們再請警察這邊,幫我們協助調配路線的順序,再搭配沙灘車,讓所有的便當,以最快的迅速抵達災民及志工的手中。」義煮團退場,花蓮縣府首度供餐,農糧署也在相對偏遠的三個定點發便當,中午、晚上共500份,為災民補充能量,儘快恢復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