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花蓮光復持續進行復原工作,目前還是有很多部落等待外界協助清理淤泥,光復車站外除了鏟子超人接棒抵達,還有民眾自發性騎車來當免費接駁,載更多志工到比較遠的部落,協助更多災民。
週三一早,花蓮光復車站外還是有各種超人陸續抵達,一出站,馬上有志工自發性做分配。花蓮光復車站外志工:「來佛祖街需要五個志工,有志願的嗎有專車。」一群從台中來的民眾,來這邊第四天了,有人直接開車載機車來當接駁車,把志工們送進部落裡,協助更多災民。花蓮光復車站外志工:「待到第三天的時候,有跟一些團體有認識,他們願意提供我們車輛來協助載人,去比較需要人手的部落,或是比較遠的地方。」花蓮光復車站外志工:「我昨天是載物資來,之後就來現場,想說有車子,可以順便載人這樣。」

還有機車行業者,老闆們聚集起來,要來替當地越野車同行撐腰,來到大馬村,臨時搭建帳篷,設臨時受災機車免費維修站,爆胎、泡水車、電瓶問題,簡單的可以先處理。機車行業者:「我們就是來這邊幫忙一下,這邊的居民,處理一下這邊的泡水車輛,簡易的維修啦,因為車輛太多了。」就連藝人們也投入救災行列,美式啦啦隊成員換下隊服,紮起馬尾、寬鬆上衣、長褲、雨鞋,跟著大家清淤泥,僅管滿身泥土,休息時間,還是要自娛娛人,放鬆一下;甚至有模特兒把這當馬太鞍時裝周在走秀,但實際上是為了要協尋朋友的家人,失聯將近一週,也上跟上這波流量幫忙找人。

還有鏟子超人外景主持人段慧琳,跟著救難隊進入災區,他說真的沒方向,就往比較遠的街區走,就對了,外景主持人段慧琳:「以一間兩坪大的小小的房間來講的話,有五個人同時在裡面工作,其實即便是清了六個小時,都還是清不完,因為那個淤泥真的非常的厚,而且要把鏟子打下去,需要花很多各種不同的分工。」因為泥土又厚又黏,無法獨立作業,現場人力不嫌多,不用擔心沒工具,只要穿上正確服裝,雨鞋可以做點改造,加鞋墊耐走、防釘子,先保護好自己才有更多餘力幫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