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屈道昀 嚴凱 花蓮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鄰近光復國小的馬太鞍部落成為重災區,儘管近日湧入各界愛心物資,但不滿花蓮縣府,理應統籌分配物資,卻遲遲沒有作為,只收割當政績,完全無視災民心聲,一切事務只能仰賴志工協助。
多名志工,一字排開,用人力手把手,將一箱箱物資,搬運到存放點,從乾糧飲料、棉被床包,再到尿布、女性生理用品,各式清潔物品,應有盡有。民視記者屈道昀:「因為這幾天光復國小是停班停課,因此他們的這個球場,就變成了一個物資的集中站。」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部落成為重災區,短短一周,各界愛心物資,已堆滿光復國小的風雨籃球場,全憑志工超人們的自發性協助。

志工黃先生:「這邊算是比較服務台的部分,當然還有其他的醫護站啊,因為我原本要去鏟土,原本要來報到,但他說我可以待比較久,我就留下來這邊支援這樣。」志工張小姐:「我們有建構規律的車隊,是由守秩序的這些市區車,適合載貨也完全配合的這些志工車隊們,出去分送(物資),分送我們會以一隊一隊的方式,去做任務規劃。」還有遠從高雄上來的行動餐車業,特別準備兩百份炒飯,要讓災民飽餐一頓,但災民痛批,花蓮縣府毫無作為。馬太鞍部落族人Iwan:「他(花蓮縣府)就直接講說,你們可以拿到這些物資,都是我努力告訴他們的,就是很多撿便宜、收割,他就是一直不斷地在我們的,很多的作為裡面做收割的動作,她(徐榛蔚)就是每次都會來,走一走、看一下,然後乾乾淨淨的來,乾乾淨淨的走。」痛批徐榛蔚勘災後,縣府團隊急忙收割、搶當政績,沒有完善統籌、發放物資,現有人力完全不夠整理。

花蓮縣府新聞科長李冠霆:「經了解這個光復國小,是屬於自主性成立的收容,所以在現場的物資及收容人員,我們都予以協助,今天已經我們縣府人員已經到現場,不管是投入人力、物力,都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恢復受災戶的生活。」災後重建家園階段,花蓮縣府的種種爭議作為,恐怕讓受災戶無法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