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駁應對堰塞湖災情有違失 政院列時序澄清籲:減少政治口水

  • 發佈時間:2025/10/01 18:39更新時間:2025/10/01 18:39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駁應對堰塞湖災情有違失 政院列時序澄清籲:減少政治口水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近日關心花蓮縣光復鄉志工調度情形。(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有關外界無端謠指農業部、經濟部及內政部就花蓮馬太鞍堰塞湖處置有違失一事,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1)日指出,相關部會都已一再重申馬太鞍堰塞湖處置時序,呼籲外界減少政治口水,共同投入災區復原工作。

更多新聞: 花蓮堰塞湖奪命悲劇!十幾年防災兵推徒具形式?中央、地方資源對接斷鏈未來如何避免

李慧芝說明,第一,樺加沙颱風在9月18日生成,20日轉為中度颱風,21日上午中央氣象署8時30分發佈海上颱風警報後增強為強烈颱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就在當日下午3時召開應變會議,依據氣象署提供之雨量預報,內政部、農業部、花蓮縣政府、陽明交大及台大專業團隊討論後共同決議,以最高規格進行預測、擴大警戒及疏散撤離範圍、調高預計撤離人數,外界所稱「規劃上違背專業」、「一紙通知就要求全面撤離」等語完全背離事實與常識。

快新聞/駁應對堰塞湖災情有違失 政院列時序澄清:減少政治口水
卓榮泰近日關心花蓮縣光復鄉志工調度狀況。(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第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在21日第三次工作會報後即發出通報單轉達劉世芳指揮官裁示,由中央提供需疏散撤離之 1800 戶門牌號碼,並由國防部提供協助,於次日風雨較小前執行異地或垂直預防性疏散撤離 。隔(22)日上午8時更發出紅色警戒,要求強制撤離,盡力保全範圍內居民。李慧芝強調,依據《災害防救法》第4條與第24條規定,地方政府為災害防救之主管機關。當災害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應本於職權,依個案狀況判斷是否勸告或強制撤離,並妥善安置受影響民眾。

快新聞/駁應對堰塞湖災情有違失 政院列時序澄清:減少政治口水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至於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是否能在樺加沙颱風到來前完成處置,李慧芝指出,國內專家團隊都有評估、也有說明,這個堰塞湖位處深山,人、車都難以抵達,無法在短時間內降低風險,因此政府持續監測並疏濬河道,盡力減低災情。相關議題水利專家都有解說,建議各界可以參考。

李慧芝重申,經濟部也已一再說明,開口堤是台灣河川常見的設計,其設計目的在於減緩洪水的衝擊;而光復地區開口堤,已於災前完成封堵。此次事件是在極端複合型土砂災害條件下,因洪水量大且夾帶大量泥沙,已超越堤防的高度,才造成後續災情。

最後,李慧芝再度強調,行政團隊持續全力協助災區復原重建,此時需要的是大家一起幫助光復,而非政治口水。

更多新聞: 快新聞/馬太鞍溪堰塞湖水量下降逾百公尺 「仍維持紅色警戒」原因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