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管署長羅一鈞,在「新聞觀測站」節目專訪表示,台灣防疫體制已算完整,唯獨少了一塊拼圖,防疫團隊應多點法律、倫理方面專家,以降低防疫措施對人權衝擊。covid-19期間,被喻為「國民女婿」的羅一鈞被主持人問到感情狀況,他坦言「現在單身,但不排斥任何變化」。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方慈好,各位觀眾大家好。」
47歲史上最年輕疾管署長羅一鈞,疫情期間,有條不紊暖男發言人形象,深植人心,曾為了疫調、忙到不得不向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請假、回家洗衣服,這回新官上任,受邀節目專訪,不少觀眾很好奇一件事。
主持人劉方慈:「他還有時間嗎?時間都奉獻給國家了,他要孑然一身了嗎?」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我是覺得說,其實到某一個年齡,就會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當然我也不排斥任何的變化,不過現在來講就是,下班有下班可以做的一些事情,因為我本身是有糖尿病,所以我需要好好控制我的飲食,跟飯後能夠多花一些時間去運動。」
主持人劉方慈:「所以您現在單身,但是對於感情是隨緣、工作優先,因為畢竟現在扛下了重責大任。這樣的翻譯對嗎?」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對,您的理解是正確的。」
「國民女婿」坦言單身中,但反正哥哥與妹妹都已結婚生子,他沒有傳宗接代壓力,更重要的是,羅一鈞認為,有件事當務之急,在若下次疫情再度發生時,必須要做。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 大家對於防疫措施影響到的人比如說人權,限制了自由、影響經濟活動,是我們過去可能比較沒有考慮到的層面,我想我們固有的這一些比較是"打仗"的防疫團隊之外,我們需要擴大防疫的班底,要吸納更多其他領域的專家參與討論,甚至決策,比如說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心理學家,還有在法律方面跟倫理方面能夠給我們一些更多意見的專家們。當一個大疫發生的時候,絕對不是只是為了能夠清零、或者只是為了說不要有發生個案。在面對下一次疫情,設計大流行前的準備工作時才能夠更周全、更兼顧各層面的需求。」
羅一鈞舉口罩禁令為例,有家長跟他說,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口罩禁令解除那天師生彼此才看到對方長什麼樣子。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光是這件事情就讓我反思很多,不是只是單純做一個防護措施這麼簡單,事實上每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在生活上、教育上、社會面的一些影響。」
羅一鈞在SARS後,成為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遠赴馬拉威,而後前往美國受訓,成為防疫醫師,見證台灣防疫體制逐漸完整過程,唯獨少了一塊拼圖,期盼防疫措施能夠更周全,減少對社會的衝擊。
疾管署長羅一鈞在《新聞觀測站》節目獨家專訪,10/4(六)17:00民視新聞台、民視新聞Youtube首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