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花蓮光復災情超過一星期,目前堰塞湖水位僅剩原本的6.4%,但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示警,上次只沖刷7000萬泥沙,上頭還有2.5億,若再有豪大雨或地震,恐再形成第二次堰塞湖,此外傅崐萁要求立刻啟動國賠,卓揆表示國賠有法定程序,和災後補助不衝突,將提出200億規模特別條例。
從直升機上投放衛星浮標與探深球,花蓮光復災情超過一週,相關單位持續監測堰塞湖水位,儘管目前水位只剩原本的6.4%,但看在水利專業的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眼裡,依舊憂心。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這一次崩下來是3.2億噸的泥沙,只下來了大概7千萬,大概還有2.5億還在上面,左邊它的整個山壁是不穩定的,所以再發生一次豪大雨,它就非常可能再崩下來,那它再崩下來,就會形成第二次堰塞湖。」

不諱言堰塞湖依舊不穩定,對於如何預防與災後重建,李鴻源也提出看法。前內政部長李鴻源:「遷村就茲事體大了,災民的就學就業就養,尤其是又牽扯到原住民,所以要操作的非常細膩,預警的機制就要非常準確,堰塞湖垮了到部落,大概就是40分鐘,事實上你能掌握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未來的這個預警機制,疏散機制要演練。」喊話政府成立"防災總署",應對未來可能的複合式災害,不過協找失蹤民眾還沒告一段落,藍營就急著討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前一天喊話,得立即啟動國賠程序,卓揆這樣看。行政院長卓榮泰:「國賠有國賠的法定程序跟條件,對災區的整個搶救跟補助,有它急迫性的需要,所以這兩個並不相衝突,如果提出一個以200億規模,為基礎的這個追加預算,是應該能夠在短時間內,馬上就來執行所有對花蓮地區,這次堰塞湖造成的傷害。」卓揆重申各部會將盤點實際需求,盼盡速通過特別條例,助災區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