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組/報導
早年缺乏娛樂設備的年代,童謠可說是孩子們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其中《兩隻老虎》傳唱度高,至今多數的人都能琅琅上口;有趣的的是,《兩隻老虎》究竟是沒有耳朵,還是沒有眼睛或尾巴? 台中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陳曉嫻博士解釋,《兩隻老虎》原為法國兒歌Frère Jacques,中文翻譯為《賈克修士》,因為旋律簡單好聽,傳遍各國,並入境隨俗改編成不同版本的歌詞。更多完整報導請見台灣演義

法國兒歌《賈克修士》傳入中國的初代版本為《國民革命歌》,歌詞為「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成為提振士氣的軍歌(圖/台灣演義)
20世紀初,法國兒歌《賈克修士》傳入中國時,正值國民黨北伐時期;台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黃裕元解釋,當時尚未制定國歌,缺乏一首軍歌提振士氣,因此將《賈克修士》的曲調重新填詞, 成為《國民革命歌》。然而,隨著國民政府撤台,這首歌也傳到台灣,同時被改編成童謠「兩隻老虎」;至於兩隻老虎到底是沒有耳朵、眼睛或是嘴巴,已不可考。
不同世代各自傳唱不同風格的童謠,而童謠的背後往往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本周《台灣演義》播出「台灣囡仔歌」,帶您瞭解童謠所譜唱出來的文化意涵。敬請鎖定本周日晚間7點55分,民視新聞53頻道《台灣演義》。
✅節目播出資訊:每周日晚間7點55分,請鎖定民視新聞53頻道 台灣演義
✅訂閱台灣演義Youtube ,更新最精彩內容 :請點我
✅按讚台灣演義FB,掌握最新節目 :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