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于士宸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造成多人罹難、失蹤,嚴重災情頻傳,街道上滿是土石泥濘,全台各地救難單位紛紛進駐災區救災。其中,一支由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組隊的9人探勘隊也前進「一線戰場」,經過5天長途跋涉,昨日(4)下午成功抵達馬太鞍溪堰塞湖區,現場隊員描述現場場景宛如「末日」般恐怖,如今惡劣環境畫面也曝光了。




強颱樺加沙重創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釀成嚴重災情,光復與馬太鞍部落多處受災。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一支由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組隊的9人探勘隊,實際經歷5天徒步行走、用手攀爬前往馬太鞍溪堰塞湖探勘,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讓崎嶇的地形全充斥著濃霧,空氣中全是細沙、雜質,讓現場隊員描述畫面宛如「末日場景」,甚至形容「連呼吸都成了一種奢侈」。隊員透露,第五天從海拔1800公尺營地垂直下切至湖區時,是整趟任務中最艱鉅的挑戰,「環境充滿粉塵,觸碰草木就揚起沙暴,眼睛刺痛、呼吸困難,下切到1000公尺時連太陽都看不清!」,一番話顯示出探勘隊有多麼艱辛。

昨日(4)林保署花蓮分署也公布監測結果,空拍畫面顯示堰塞湖湖水水位降至1020.4公尺,蓄水量約590萬噸,僅剩原來的6.4%,湖體近4日無明顯變化;雖水流穩定,但坡面仍不穩、土砂尚未穩定,警戒維持紅色,將持續以無人機、衛星及監視器監控,若出現異常將即刻通報。至於勘查小隊今日則開始折返,他們帶回的數據也將決定花蓮災民日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