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馬丁尼斯曾和台灣團隊發表論文

  • 發佈時間:2025/10/08 06:33更新時間:2025/10/08 06:33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3人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馬丁尼斯曾和台灣團隊發表論文

民視新聞/吳若望 綜合報導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天揭曉,得主克拉克、德沃雷和馬丁尼斯。他們在電路中發現宏觀量子力學穿隧效應及能量量子化。其中馬丁尼斯是中研院的顧問,和台灣團隊一起發表論文,他也曾多次來台,表示自己很喜歡台灣,還在台灣發表過演說。

更多新聞: 快新聞/地牛翻身!巴布亞紐幾內亞規模6.6地震 深度99.4公里

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埃勒格倫:「202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是,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教授克拉克,耶魯與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德沃雷,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馬丁尼斯,表彰他們在電路中發現巨觀量子力學穿隧效應,與能量量子化。」

今年三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分別來自英法美三國,但都任教於美國。他們在1984和1985年,利用超導體晶片實驗,證實量子現象不僅存在微觀世界,也可以在可見尺度的電路中展現,為量子電腦與超導技術,奠定關鍵基礎。

3人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馬丁尼斯曾和台灣團隊發表論文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克拉克:「首先我完全被震驚到,我沒想過我會得到諾貝爾獎。」

第一時間唯一聯絡到的得主,克拉克說這是他一生最大的驚喜。他同時也相另外兩位得主致敬。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克拉克:「我們發現某些是量子運算的基礎,至於它目前在整個發展中的確切定位,我還不是完全清楚。」

其中另一位得主馬丁尼斯之前是谷歌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的主管,2020年才辭職。他現在是中研院量子計畫顧問,每週都和中研院團隊,進行視訊會議。中研院和馬丁尼斯合作發表論文,但所有工作都在台灣完成,馬丁尼斯也曾到台灣演講,他本人相當喜歡台灣,也曾多次來台。三位在物理學貢獻良多的學者,將均分3500多萬新台幣的獎金,頒獎典禮將於12月,在瑞典舉行。

3人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馬丁尼斯曾和台灣團隊發表論文
更多新聞: 「台灣需加強軍事改革」 美準印太官員:軍費佔GDP增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