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組/陳佳誼、李奇樺採訪報導
許多人,現在一聽到堰塞湖都感到害怕。921大地震,在雲林古坑的清水溪,也形成了一座長5公里、高50公尺的巨大堰塞湖—新草嶺潭,在事隔幾個月後,居然有業者以遊湖做號召,招攬遊客,儘管離921才相隔數個月,2000年1月,遊客量已突破十萬人,然而這是風險極高的事情,因為,隨時會有一場山上來的海嘯!

921大地震,在雲林古坑的清水溪,也形成了一座堰塞湖—新草嶺潭,它的蓄水量一度高達1至2億立方公尺,相當於一座石門水庫。而且當時湖水每天都有升高趨勢,水利署緊急開挖洩洪道,進行疏導。只是,時間一過,人們對堰塞湖的危機感開始消退,有業者在這裡做起遊湖生意,而攤販也跟著來。 儘管離921才相隔數個月,2000年1月,遊客量已突破十萬人。 只是,如果遊客進入坍塌區,恐遭落石擊中,加上湖水潰決的風險仍在,這樣的觀光行為,安全令人擔憂。

後來,幾次的颱風讓土石快速堆積,加上政府進行引流工程,縮減堰塞湖的容量。 2004 年敏督利颱風帶來驚人的降雨量,湖面被淤沙完全填滿,新草嶺潭堰塞湖也結束了五年的壽命,恢復成一般河道。不過,時隔二十多年,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降下豪雨,這裡再度形成一處堰塞湖,所幸在自然溢流的情況下,這個堰塞湖三天就消失了。

事實上,由於雲林草嶺這地區位於極不穩定的地層,從清朝、日治時期開始,草嶺這個地方就都形成過好幾次堰塞湖,後來都因為天然壩體潰決而消失。更多關於台灣堰塞湖生成和消失的完整的報導,請點選YouTube影片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