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10日宣布,再次任命賽巴斯蒂安・勒科爾努(Sébastien Lecornu)出任總理。這位「前總理」4天前剛剛組成新內閣,不到兩天即總辭下台,如今又再度回鍋,引發反對派強烈批評「民主恥辱」。
于「又」任!綜合外媒報導,勒科爾努年僅38歲,被視為馬克宏的鐵桿支持者。10月6日他剛辭去總理職務,前後僅在位27天,創下法國第五共和以來最短任期之一;沒想到10日他再度獲任命為總理,被部分反對人士批評為「毫無誠意」,放話再度提出不信任案。
馬克宏在歷經多年執政疲態與國會分裂後,寄望勒科爾努協調各黨、通過2026年度預算案,以化解長達數月的政治僵局。
極右派「國民聯盟」(RN)主席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在X平台怒批:「這是場惡劣的笑話,羞辱了法國人民。」左翼政黨也譏諷馬克宏「與現實脫節、孤立於愛麗榭宮(法總統府)」。
首要難關:2026總預算
勒科爾努在聲明中表示,再次接受重任是出於「職責」,目標是在年底前讓法國通過預算並解決民生困境。他呼籲朝野各方,必須結束讓人民厭倦的政治危機與動盪。同時他也強調,新內閣成員需放棄2027年總統選舉的「個人野心」,專心替國家渡過難關。
馬克宏陣營表示,勒科爾努獲授予「全權自主」,可自行組閣與協商預算,以爭取國會支持。
國會僵局與財政赤字
法國目前國會三大陣營對立:左派、極右派與中間派互不妥協,導致政府法案難以通過。若預算再度受阻,馬克宏可能又一次被迫解散國會重新選舉,這將有利於極右派勢力崛起。
法國央行總裁德加洛(François Villeroy de Galhau)警告,政治不確定性已使經濟成長減少0.2個百分點,並影響市場信心。
當前最大爭議在於,左派要求廢除2023年延後退休年齡的年金改革,並對富人開徵更高稅率;保守派則主張維持改革、削減開支。馬克宏最新提議,2028年才將退休年齡延後至64歲,但綠黨領袖批評「讓步不足」。
法國赤字今年預估達GDP的5.4%,幾乎是歐盟上限兩倍,勒科爾努表示2026年目標將赤字降至4.7%至5%之間。
政治前景不明
一年內三位總理相繼倒台,馬克宏政府陷入執政以來最嚴重危機。
勒科爾努雖再度出任總理,但面對分裂國會、赤字財政與民意低迷三重壓力,他的「第二任期」恐怕只會更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