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前幾天恐出現「三大隱形警訊」 專家呼籲:爭取關鍵治療時間

  • 發佈時間:2025/10/11 09:06更新時間:2025/10/11 21:36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中風前幾天恐出現「三大隱形警訊」 專家呼籲:爭取關鍵治療時間

圖、文/周刊王

中風是全球主要致死與致殘原因之一,雖然許多人熟知中風發作時的典型症狀,例如臉部或手臂突然麻木、癱瘓,或言語不清,但專家提醒,部分人在中風前幾天就可能出現一些細微卻危險的早期警訊。

更多新聞: 川普政府否決內華達州大型太陽能計畫 再生能源發展遭新打擊

中風是全球主要致死與致殘原因之一,雖然許多人熟知中風發作時的典型症狀,例如臉部或手臂突然麻木、癱瘓,或言語不清,但專家提醒,部分人在中風前幾天就可能出現一些細微卻危險的早期警訊。

美國知名營養學家兼脊椎按摩師艾瑞克伯格(Eric Berg DC)近日在社群平台TikTok上指出,中風的早期徵兆與中風發作時的症狀不同,民眾不應混淆。他強調,若能及早辨識這些警訊,或能爭取關鍵的治療時間。

伯格表示,中風主要分為兩種:缺血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根據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資料,缺血性中風是因腦部血流受阻,使腦細胞在幾分鐘內死亡;出血性中風則是腦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造成腦內壓力上升並損傷神經組織。這兩種類型皆屬於醫療緊急狀況。

他指出,中風發作前可能出現三項早期預警信號,包括劇烈頭痛與噁心感,由於腦部血栓或壓力上升,患者可能出現難以忍受的頭痛、強烈噁心甚至嘔吐;持續性打嗝,雖不常見,但部分患者可能因腦幹受到影響而頻繁打嗝;非心臟性胸痛,這類胸口不適並非心臟病引起,而可能是動脈血流受阻導致心臟供氧不足的警訊。

伯格提醒,雖然出現上述症狀不一定代表即將中風,但若同時伴隨其他異常感受,應立即就醫檢查。他也呼籲民眾關注身體發出的細微信號,避免忽視潛在的健康危機。

專家亦再次提醒,中風屬於時間敏感的疾病,若出現臉部下垂、言語不清或肢體無力等典型症狀,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儘速送醫,以提高治療成功率與康復機會。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 南美洲德雷克海峽7.8強震!海嘯警報1小時就解除 尚無災情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