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堯棋、董子誠 花蓮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橋被沖毀後,南北向兩條便橋已經通車,由於車輛有限速和限重,營造單位首度開出12個保全職缺,第一天就有10人來應徵。配合鋼便橋4個月工期,保全白天負責交通管制,晚班則是要監控馬太鞍溪水位,確保民眾行車安全。
馬太鞍溪便橋通車後,工程車、貨車、小客車接連通過,車流量不小。
一旁還有怪手在河床上作業,進行養護工程,下個目標是明年一月底前,完成鋼便橋。為了確保現場安全,營造單位緊急徵才,找保全24小時監控。
民視記者陳堯棋:「馬太鞍溪便橋通車後,限重且單向通行,而且還要隨時監測水位高度,因此首度開出保全職務。」

首次開出便橋保全職缺,搭配鋼便橋4個月工期,在兩條便橋出入口設4個點,12名保全輪班,做4休2,月薪3萬7500元。白天班負責交管,晚班要監控馬太鞍溪水位,一旦水位上升、有溢流情形,就要通報。
保全業者馬中德:「急著要用,因為那個道路需要管制,因為現在用的就是說,當地一些阿公阿嬤,線上的交通管制,車輛管制還有機具管制,還是交給保全也比較單純,他們也比較有專業性來控管。」
應徵者:「朋友轉介的。」

玉里就業中心主任張鼎立:「維修便橋的一個部分,南北向交通管制,或者是水位監測,徵才的部分,今天也蠻踴躍的,所以媒合的成效是很好的。」
勞動部積極媒合,第一天就有10人應徵,幫廠商快速找到人力,助花蓮恢復工程一臂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