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滿20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13)日表示,目前重點在側溝與佛祖街清淤,預計15日前完成,並加速災區撤離計畫,盼儘快調降紅色警戒。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光復鄉學校已全面恢復實體上課,下水道清理進度良好,堰塞湖水量已降至原有1.7%,無立即威脅。志工保險已累計1.6萬人次投保,中央與地方持續推進重建,預計農田與民生設施復原需2至3年。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災後邁入第20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13)日召開第38次工作會報,由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明復原最新進度。目前工作重點放在側溝與佛祖街淤泥清理,以及災區撤離計畫的定案,盼儘速讓堰塞湖紅色警戒降級。
截至今日中午12時,現場共動員中央與地方消防單位、替代役、海巡署、國軍特戰等196人、49部車輛、11架無人機、2艘船艇及5隻搜救犬持續投入任務。累計死亡19人、失聯5人、救出717人、受傷157人。季連成指出,市容已大致清理乾淨,下水道清淤進度穩定,防災、救災、重建三階段工作正依時程推進,其中農田復育與災民安置將持續2至3年。
堰塞湖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季連成說,要解除警戒須符合四項條件:一、水深約20公尺、蓄水量降至1.7%、每日水流50至100萬噸,已無威脅;二、全長2,860公尺堤防修築完成並強化中;三、疏浚量達12.8萬立方公噸,將持續至明年;四、疏散撤離計畫已與縣府定案,待兵棋推演驗證後即可調降警戒。
在安置方面,大進國小僅剩1名災民,光復商工與各校已全面恢復實體上課。季連成表示,學生與重建工程已採分流措施,確保教學安全。側溝清理已完成21.6公里,預計15日前全數完工,地下水道也將由國土管理署以「專人專責」方式於期限內全數打通。佛祖街清淤則以打通林田幹道為首要任務,尚餘800公尺即將貫通。

季連成並指出,截至今日上午8時,災區志工投保人次已達1萬6千人次,包含專業與一般志工,只要進入災區即可掃描QR code完成投保。
教育部長鄭英耀則回顧,災後他於9月25日赴光復鄉勘災,當時光復國中足球場淤沙高達1.5公尺,需上千車次清運,如今已初見綠地,兩週內教學區即全面恢復。他感謝中央、地方與各界支援,讓光復鄉學校在短時間內復課,學生出席率穩定提升。鄭部長強調,下一階段將聚焦活動場域重建,並感謝東華、慈濟大學協助體育及教學資源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