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中華職棒季後挑戰賽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關注中職達20年的日本記者駒田英,近日在太平洋聯盟官方雜誌專欄中以〈觀眾總人數突破300萬〉為題,探討本季中職人氣創新高現象。他指出,從開幕以來觀眾狀況極為亮眼,到賽季後段仍維持熱度,並評論道整體人氣「今昔對比恍如隔世」。
駒田英提到,「相較於上季創下史上最高紀錄的平均人數,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又增加了約35%,平均每場維持在一萬人以上。」他指出,8月29日總觀眾人數已超越去年的歷史最高紀錄(276萬6,386人),並於9月6日正式突破300萬大關,朝350萬邁進。
他進一步回顧過去低潮期的落差,寫道:「回想過去因醜聞與國際賽低迷導致人氣下滑、單場平均觀眾甚至不到2000人的時期,今昔對比恍如隔世。」
駒田英分析,中職的崛起並非單靠硬體,而是整體環境與文化的共同推動。他指出:「台北大巨蛋啟用,加上去年秋天台灣在WBSC世界12強奪冠,都大幅提升了棒球在台灣的地位,並將CPBL帶上新的層級。不過,人氣並非完全仰賴台北大巨蛋,事實上,大巨蛋的平均觀眾數甚至略低於去年。相反地,中信兄弟主場台中洲際球場成長約47%,平均突破一萬人,其他球場的觀眾數也大幅上升,充分說明CPBL整體人氣的提升。」
他同時觀察到「啦啦隊文化」與跨界合作對人氣的推升作用。「如今在日本也廣為人知的『啦啦隊文化』,吸引了來自『應援本場』韓國的多位人氣成員加入,成為球迷進場的重要推力。」此外,駒田英也舉例指出:「僅過去一個月內,就舉辦了邀請日本職棒傳奇登場的『日本日』、與漫畫《排球少年!!》以及VTuber團體『hololive』的合作活動,甚至還有中島健人的小型演唱會。」
最後,駒田英認為這種娛樂導向並非壞事。他在寫道:「這樣的娛樂取向或許讓部分日本讀者驚訝,但在營運面獲利後,球團能夠回饋於硬體設施與球員待遇、培育環境的改善,最終將促進台灣棒球整體實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