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計畫如豪賭 川普恐在和平落實前就對中東失去興趣

  • 發佈時間:2025/10/14 13:33更新時間:2025/10/14 13:33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加薩計畫如豪賭 川普恐在和平落實前就對中東失去興趣

圖、文/上報

美國總統川普在加薩停火後迅速推動中東和平計畫,提出解除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武裝及控制、設立非政治化的巴勒斯坦行政機構,以及派遣阿拉伯多國部隊維持安全的構想,並嘗試促進伊朗與以色列及阿拉伯國家的外交來往。

更多新聞: 精舍命案「李威窩裡反」獲建請減刑 以污點證人身分出庭

不過,許多分析指出,哈瑪斯拒絕解除武裝,部分國家對該計畫仍持保留態度,加上川普本人經常快速轉換關心的議題,讓和平計畫的落實面臨極高的不確定性。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希望能馬上從加薩停火轉向中東更棘手的和平問題,他押注兩年的戰爭已重塑中東地區,讓這些長達幾十年的敵對關係有機會「被擱置」。

這是1場賭注,就像川普曾用非常規外交手段促成哈瑪斯的人質釋放一樣,挑戰對中東核心棘手問題的傳統思維,也可能激化以色列、巴勒斯坦還有穆斯林世界之間的緊張關係。

 

和平計畫第2階段恐已出現裂縫


13日在以色列,川普提出了1個龐大的願景,來終結近1個世紀以來困擾中東的暴力時代。他向伊朗提出和平邀約,敦促更多國家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並呼籲建立1個無激進主義和恐怖活動的地區。在人質獲釋後不久,川普在以色列國會(Knesset)發表演說時自豪地表示:「這是中東歷史性的新曙光。」

不過,這種言論往往引發外交挫折甚至更糟的結果。事實上,川普和平計畫的第2階段已出現裂縫。川普中東之行的第2站是埃及,近30個國家參加了13日舉行的加薩和平峰會,以展示對川普和平計畫的支持。

來自歐洲及中東的代表皆出席,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並未被邀請參加。川普幫忙促成給他的邀請,但納坦雅胡最終以13日晚上開始的西姆哈托拉節(Simchat Torah)為由拒絕出席。

消息人士表示,部分中東國家對納坦雅胡的出席持保留態度。以色列對加薩的破壞,讓這些中東領導人難以與納坦雅胡同台,而過去1年的以軍行動也讓阿拉伯國家開始警惕以色列的軍事及情報能力還有使用意願。

 

川普恐在和平落實前就失去興趣


雖然目前的事態發展,讓中東各國關係重新調整的可能性浮現。然而,川普政府仍須先完成結束加薩戰爭的複雜任務。

川普結束戰爭的計畫包括解除哈瑪斯控制、設立新的非政治化巴勒斯坦行政機構,以及派遣阿拉伯領導的多國部隊提供安全保障。不過,哈瑪斯已拒絕解除武裝的要求,哈瑪斯戰士重返街頭,與地方民兵和主要巴勒斯坦家族爆發一系列致命衝突。

阿拉伯部隊不太可能介入這種混亂局勢,尤其在缺乏建立巴勒斯坦國家進展的前提下。阿拉伯外交官坦言,落實計畫的具體談判還未開始,他們形容這個過程更像是「先宣布成功」,再讓談判團隊處理細節。

前以色列駐美大使奧倫(Michael Oren)奧倫指出,要克服接下來的挑戰,川普須要投入大量的外交資源及時間。分析人士擔憂,這位經常跳躍式地轉換議題的總統,可能在和平工作完成前就失去對中東的興趣。

在離開以色列前,川普已告訴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應該開始關注與伊朗的核協議,但要先解決俄烏戰爭。

資深中東談判專家、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米勒(Aaron David Miller)表示:「川普必須準備好堅持到底,如果不這樣,計畫將會漂浮不定,最終加薩可能回到2023年10月6日前的局面,無論哈瑪斯是否介入。」

 

人質獲釋顯示中東局勢正在轉變


然而,川普成功促成剩餘人質的釋放和停火,仍是重大外交成就,也顯示中東地區的局勢正在轉變。埃及、卡達和土耳其都與哈瑪斯有聯繫,並施壓哈瑪斯接受和平協議,即使協議並不保證戰爭會立即結束。
川普成功將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阿拉伯還有穆斯林國家,與以色列召集在一起,促使他們對他的和平計畫表達支持。雖然這些國家對該計畫仍存疑慮,但川普不斷強調樂觀前景,讓他們不敢公開提出反對意見。
在以色列,川普及他的和平計畫普遍受到支持,反映出民眾希望結束戰爭的心態。以色列民眾經歷兩年的軍事壓力,軍隊多為民兵預備役,他們離開工作和家庭投入戰鬥。
巴勒斯坦律師兼調解員哈迪耶(Mohammad Hadieh)也指出,巴勒斯坦人對加薩戰爭終於結束感到欣慰,但他們也擔心,若以色列更自由地採取鎮壓手段,對加薩及被占領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來說,可能意味著更殘酷混亂的現實。
哈迪耶表示,關鍵問題是在人質獲釋後,以色列的一般大眾是否會繼續施壓納坦雅胡政府結束加薩戰爭:「以色列人民對加薩會有什麼態度、感受及想法?這是大問題。他們究竟是支持和平的人,還是支持戰爭的人?」
 

更多新聞: 孩子抗癌路上不孤單!國健署攜手醫院推「家庭照護」 助病童康復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