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中心/杜子心報導
近年越來越多脫北者選擇「離開南韓」。根據南韓《東亞日報》報導,自2021年至今,已有超過2166名脫北者再度前往第三國,今年截至8月更達327人。脫北者原本是逃離北韓貧窮與獨裁的人,但不少人抵達南韓後,卻陷入孤立、貧困與社會排斥的現實。許多人形容,在南韓生存比在北韓還難,「地獄朝鮮」的壓力讓他們再度踏上逃亡之路。據南韓統一部統計,約四分之一的脫北者仰賴政府生活補助維生,部分人甚至因負擔不起水電費被迫停水、斷電。

去年一名30多歲男子因飢餓長達一週,竟偷走巴士想衝過板門店返回北韓,最終遭警方逮捕,他在庭上哭訴「在北韓我沒餓過一天,在南韓卻連吃飯都成問題」。南韓法院判該男子2年徒刑、緩刑3年,理由是「案件凸顯脫北者的生存困境」,法官也坦言這是南韓必須面對的統一課題。

事實上,自2012年起,已知重返北韓的脫北者共有31人,另有上百人選擇前往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重新開始。據研究資料,約18.5%的脫北者後悔來南韓,也有同樣比例的人考慮離開。南韓議員金起炫呼籲政府「應建立系統性支援網絡,幫助脫北者真正融入社會」,避免他們淪為被忽視的邊緣群體。而脫北者之所以冒死逃離北韓,是因那裡的監控與鎮壓幾乎無所不在,聯合國指出北韓人民幾乎在生活的每個層面都被監控與限制。對比之下,那些逃離北韓的人雖獲得自由,卻又被困在另一個生存困境之中,而新任南韓總統李在明能否提出長期支援政策,幫助脫北者真正找到歸屬,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