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孟暄 賴文軒 台北報導
馬路如虎口?為了改善人行道的安全性,北市府在師大商圈周邊打造行人友善區,包含路面抬升、行人轉角外推等設計,這些硬體改善有效讓駕駛、自然減速,維護用路人安全。接下來市府要在另外35個里,也推出同樣的友善設施。
車來車往的小巷,有人趕著上班,有人出門買菜,還有長輩緩緩走過,人車交錯的道路,要怎樣更安全,北市府推出全新規劃,讓用路人 揪感心。

居民:「之前好像就是沒有這個圍欄的部分,然後所以我們人都是走在馬路上面,所以其實是蠻危險的,然後現在用這個就覺得可以走在裡面蠻安全的這樣」。
學生:「在未改建之前,我覺得我走在路上其實是蠻擔心,可能路太小,或是說可能不確定這個標線,到底是不是人行道該走的地方,那我覺得改建過後,就很明顯可以看得出來說,這邊是我們可以走的」。
這裡是古亭區的古莊里,拓寬的人行道、轉角外推,並設計彩色壓花以及欄杆設置,讓行人動線更明顯,原先在轉角的變電箱,也移到不影響視線的位置,另外,道路上也增設減速丘、路面抬升,讓駕駛直接放慢速度。

古莊里里長 吳宗雄:「目前的實行概況就是說,車速已經減慢了將近40%,但機車的部分也減速了48%,讓這一條不用快,大家慢慢的通行,行人也安全,然後車輛也安全」。
小小的改變,不僅對行人友善,也降低事故發生比例,接下來在台北市還有35個里、要跟進。



















